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安徽调查:重点服务业保持快速健康发展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07年8月20日   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

  为了解12个重点服务业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近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服务业重点行业抽样调查,调查共抽取了450家样本企业,调查结果显示:今年1-5月,安徽省服务业重点行业继续保持健康发展的运行态势,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渐好转,对社会的贡献能力提高,总体上正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为安徽省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和缓解就业压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基本现状

   

  在此次调查的450家服务业企业中,国有企业103家,占22.9%,集体企业66家,占14.7%,私营企业274家,占60.9%,外商企业7家,占1.6%。

   

  按行业划分,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27 家,占6.0%;仓储业39 家,占8.7%;计算机服务业53 家,占11.8%,软件业25 家,占5.6%;租赁业22 家,占4.9%;商务服务业92 家,占20.4%;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29 家,占6.4%;居民服务业57 家,占12.7%;其他服务业27 家,占6.0%;社会福利业28 家,占6.2%;体育业24 家,占5.3%;娱乐业27 家,占6.0%。

   

  今年1-5月,450家样本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16717人,拥有资产521.4亿元,同比增长24.1%。全部营业收入32.6亿元,同比增长7.4%,

   

    二、营运特点

   

  1、企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国有控股仍占大头

   

  1-5月,全省450家样本企业资产总计52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1%。从公司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团年末资产总计476.5亿元,占总量的91.4%,同比增长26.6%,国有控股仍占大头。从增资情况来看,也是国有控股企业增资最多,国有控股企业户均增资9722.3万元,私营企业户均增资71.6万元,集体控股企业及外商控股企业户均资产比去年有所下降。

   

  2、营业收入稳步增长,计算机服务业增速最高

   

  1-5月,安徽省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态势良好,营业收入稳步增长,450家样本企业营业收入总值为32.6亿元。增长速度为7.4%,主营业务收入31.7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计算机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增速最快,分别增长38.6%和31.2%。12个行业中有11个行业全部营业收入处于增长态势,其中增长速度排在前六名的分别为:计算机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体育业、娱乐业、仓储业、社会福利业。

   

  3、盈利状况改善,9个行业利润总额提高

   

  虽然这次调查的450家样本企业利润总额有所下降,但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个结果是由于一些大的国家粮食储备企业受国家政策影响造成的。事实上大部分企业盈利状况增强,450家样本企业中有330家盈利状况比上年改善,占73.3%,从行业来看,12个行业中有9个行业利润总额提高。

   

  4、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劳动报酬大幅增长

   

  1-5月,全省450家样本企业拥有从业人员16717人,劳动生产率由上年的人均17.8万元提高到19.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6%。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也大幅增长。人均月平均工资由上年的1139.9元提高到1294.3元,同比增长13.5%。其中仓储业和计算机服务业的工资增长最快,增速分别为29.0%和18.7%,福利费也跟着大幅上涨,同比增长18.8%。

   

  5、对财政贡献加大,私营企业贡献不可小觑

   

  随着服务业企业的规模扩大、收入增长,企业对财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1-5月,450家样本企业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为3977.5万元,同比增长11.8%。其中仍是仓储业、商务服务业占大头,分别占12个行业全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26.4%和59.3%。但从增长速度上来看,计算机服务业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增长最快,增速达到1.09倍。私营企业对财政的贡献不可小觑,450家样本企业中,私营企业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达到1332.3万元,占全部的33.5%。

   

  6、私营企业发展速度最快

   

  调查显示,私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发展速度喜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1%,远远超过国有企业的发展速度7.1%和集体企业的-9.1%。虽然私营企业以小企业居多,企业平均资产每户仅有421.3万元,远远低于国有企业的户均资产4.62亿元。但是私营企业发展迅速,企业个数已经占到全部样本企业的60.9%。

   

    三、存在问题

   

  1、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影响服务业发展质量

   

  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是现代化、信息化意义上的服务业,它将是服务经济时代的主体,是21世纪服务业的发展方向。而调查显示,目前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仍以传统服务业居多,现代服务业规模偏小。仓储业、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占全部的19.3%和62.7%。而与现代化、信息化密切相关的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营业收入则分别占全部的1.3%和3.8%。一些现代营利性服务业,如租赁业、居民服务业、娱乐业营业收入则分别占全部的 0.3%、0.7%、0.4%。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制约了服务业整体发展层次和质量的提高。

   

  2、生存周期短,抗风险能力弱

   

  结合2006年1-11月份全省部分服务业抽样调查发现,去年抽取的450家样本中,有65家消亡,占比14.4%,而今年重新调整后的新样本中,450家又有43家消亡,占比9.6%。企业生存周期短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这当然是由于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弱导致的。由于服务业企业的准入门槛低,不少企业在初创时,自身就存在缺陷,如经营管理者素质低、人才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弱、资金数额少等等。因此企业抵御外部环境带来的风险的能力弱,生存周期短。

   

  3、服务业私营企业规模小,赢利空间狭窄

   

  调查显示,服务业私营企业虽然发展迅速,450家样本企业中私营企业个数已占60.9%。但私营企业规模偏小,274家服务业私营企业中,从业人数在30人及30人以下的企业有237家,占全部私营企业的86.5% ,月平均营业收入在10万元及10万元以下的企业有153家,占一半以上。

   

  由于企业规模小,缺乏规模效益。私营企业赢利空间很狭窄,成本增加、费用增加,它们只有在现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下艰难度日。2007年1-5月份,私营企业户均利润总额仅有9.2万元,同比下降32.9%。

   

  4、外资企业少,吸引外商投资能力有待加强

   

  引进外资,能够带来资金、技术、管理、品牌、人才,最关键的是还能带来渠道,这对以经济仍较落后的安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此次调查的450家样本企业中,仅有外商控股企业7家,占比1.6%,而港澳台商控股企业则为0。改善投资环境、努力吸引外资仍然是件很紧迫的事情。政府对于引资政策的制定今后需要提高,政策需要跟上。例如在劳工工资、环境污染、社会责任等方面加强把关,另一方面引导外资的技术管理与人才外流,让更多的省内企业能够真正的分享到。把政府的力量与企业的力量结合起来,才能具备真正的竞争力。

   

  (来源: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