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四川就业总体趋暖 一产从业人口继续减少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07年8月9日   来源:四川省统计局

  根据二季度在四川88个县(市、区)数据的劳动力抽样调查汇总结果和相关资料,我们对四川劳动就业人口的现状和特征进行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劳动力参与率男性高于女性、就业率乡村高于城镇、就业结构进一步完善、平均失业时间缩短,就业形势进一步向好的方面发展。

   

    一、劳动力参与率男性高于女性、乡村高于城镇

   

  在调查的16岁及以上人口中,经济活动人口占73.35%、非经济活动人口占26.65%;而在全部经济活动人口中,男性占53.46%、女性占46.54,男性多于女性。

   

  16岁及以上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为73.35%。其中男性为78.68%、女性为68.06%,男性高于女性10.62个百分点。

   

  从调查资料的城乡结构来看,经济活动人口中城镇占49.50%、乡村为50.50%。而劳动力参与率则分别为62.78%和87.86%,经济活动人口比例和劳动力参与率乡村均高于城镇。

   

    二、就业率乡村高于城镇

   

  二季度调查的16岁及以上人口就业率为72.58%。从就业人口的城乡结构来看,城镇就业率为61.47%、乡村就业率87.82%,乡村高于城镇。城镇人口的就业率比乡村人口的就业率低26.35个百分点。

   

    三、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发展,就业结构进一步完善

   

  上半年,就业人口的产业结构呈现第一产业继续减少,第二、三产业增幅较大的趋势。据调查资料测算,今年上半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城镇就业人口的48.5%,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占20.4%,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31.1%。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下降了0.4个百分点,而第二、三产业则分别提高了0.3和0.1个百分点。表明四川就业人口在第三产业中继续保持了较快发展,就业结构进一步完善。

   

    四、城镇失业人员平均失业时间缩短,尤其是女性

   

  调查数据显示,城镇失业人员平均失业时间为22.4个月,比去年同期缩短1.8个月。其中男性为23.5个月,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女性为21.5个月,比去年同期缩短了3.2个月。女性失业间隙时间比男性要少,平均减少2个月。

   

    五、失业人员采取多种方式寻找工作

   

  二季度劳动力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失业人员寻找工作的方式以采取亲戚朋友介绍为主,占58.7%,比去年同期上升了6.32个百分点;在职业介绍机构登记的占13.6%,上升了3.2个百分点;采取通过广告应征和参加招聘会的占14.2%,上升了7.9个百分点。反映出多数失业人员仍采取以传统就业渠道寻找工作,但随着劳动力市场和职业介绍机构的发展,失业人员依靠非传统渠道寻找工作方式的人将越来越多。

   

    六、非经济活动人口增加,在校学生最多

   

  从表1资料看出,非经济活动人口比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时增加1.24个百分点。非经济活动人口增加,主要是因为在校学生和离退休人员增加所致,分别增长了3.39和1.66个百分点。在校学生调查比重提高较快,是近几次调查以来最多的一次。

   

  料理家务人员大幅减少,比2005年下降2.45个百分点,料理家务比重是近几次调查最少的一次。

   

城镇非经济活动人口占16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2005年

2006.5

2006.11

2007.5

2007.5-2005

在校学生

4.72

5.33

9.18

8.11

3.39

丧失劳动能力

5.63

5.99

4.95

4.77

-0.86

毕业后未找工作

0.60

0.62

0.74

0.62

0.02

离退休

10.66

12.75

12.69

12.32

1.66

料理家务

8.85

9.70

7.73

6.41

-2.45

因单位或个人原因失去工作

2.54

1.88

2.88

2.00

-0.54

土地被征用

0.89

0.32

0.61

0.41

-0.48

其他

2.07

2.10

1.91

2.57

0.50

非经济活动人口

35.96

38.71

40.69

37.20

1.24

   

    七、就业工作力度加大,就业形势好转

   

  近几年来,四川省加大了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就业岗位有所增加,就业机会增大。一是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以来,全省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5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累计再就业15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007年上半年4.3%,比去年同期4.6%下降了0.3个百分点。二是下岗职工明显减少。全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由2002年高峰期的67.8万人减少到2006年6月末的2.3万人。三是就业渠道方式更加多样。通过自主择业、自谋职业、弹性就业、家政服务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实现就业再就业。尤其是民营经济在扩大就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到2007年二季度末,全省仅个体、私营企业和灵活形式就业人员就达771.4万人,比上年增加29.3万人,增长3.95%。四是就业机制不断完善。建立健全了再就业援助制度,实施了再就业救助工程,开展了“零就业家庭”解困行动,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服务网络已经延伸到所有城镇街道、重点乡镇和社区。

   

  一系列就业政策、措施的落实和实施使得四川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劳动力参与率和就业率。从2001年以来,劳动力参与率平均保持在75 %左右,就业率保持在74%左右。城镇劳动力参与率保持在61%,就业率保持在57 %。

   

  这一系列调查数据显示,由于就业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四川的重要工作,各地坚持以人为本,把增加就业,减少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四川省就业形势有所好转,全省城镇调查失业率呈现稳中趋降的态势。

   

  (来源:四川省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