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措施,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冬季农业开发积极有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升,粮食、生猪、茶叶等农产品价格效应显著,推动了云南省农民增收加快发展的步伐。
一、农民现金收入的增长呈现七大亮点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核定反馈的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今年上半年云南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406.5元,增加276.2元,扣除物价影响因素实际增长18.1%,现金收入增加额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1、家庭经营仍然是农民现金收入主渠道,呈现加速上升势头。通过对2001年以来的上半年数据分析,云南省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呈现逐年加速上升势头。今年上半年,云南省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现金收入996.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额首次突破200元达202.8元,增长25.6%,其中农民人均出售产品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191元,增长29.3%。家庭经营仍然是农民现金收入主渠道,其对全省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4%。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现金收入比2001年同期的435.1元增长1.3倍,是6年来唯一实现收入翻番的项目。
2、本地劳务与外出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新看点。年初,云南省各级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力争到2007年底全省培训农村劳动力人数累计400万人,累计转移就业突破600万人的目标,将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工作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形成了政府主导,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加上阳光培训措施得力,广大农民自身外出创业的愿望强烈,使得农民在本地务工和外出务工再次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调查数据显示:上半年,云南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75.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1.2元, 增长17.6%。其中农民人均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收入45.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农民人均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收入180.4元,同比增长14.5%,农民人均外出从业得到收入49.6元,同比增长36.8%。
3、政策性补贴增多,促进了农民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上半年,云南省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73.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3元,增长41%。今年各级政府加大了对退耕还林还草补偿金的发放力度,上半年被调查户农民人均从退耕还林中领到补贴18.5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1倍;农民人均直接获得政府扶贫、救灾、救济等转移支付9.5元,增长32.6%;随着云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省129个县农村全面推进,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初步缓解,上半年农民看病人数明显增多,人均报销医疗费金额增大。
4、农民收入渠道拓宽,推动农民财产性收入稳定增长。上半年,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6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8元,增21.5%。其中农民人均从乡村集体分配到的股息和红利17元,同比增长19.1%;人均生产生活设施设备租金收入10.6元,增长1.4 倍;人均土地征用补偿收入21.9元,增长24.4%。
5、种植业量增价升,促进农民增收。上半年,云南省农民人均实现种植业现金收入461.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7元,增长34%。一是传统种植业产品价格上涨推动收入增长,上半年,粮食、油料、蔬菜、水果等多数产品价格上涨,使农民出售以上种植业产品人均多获利31元。二是农民从茶叶价格中获利颇丰,农民出售茶叶的综合平均价格从去年上半年的14.3元/kg猛增至46.8/kg元,农民人均得到111.4元,仅价格上涨获利高达77.3元。分组数据显示:占云南农村人口1/6的600万茶农,人均现金收入达1486.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36元,增长56%,上半年现金收入首次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农民从甘蔗花卉等特色农产品出售量增加中获利。据调查,上半年农民人均出售甘蔗
6、生猪价格上扬,带动农民畜牧业收入实现恢复性增长。上半年,云南省农民人均实现畜牧业现金收入317.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2.4元,增长24.5%,畜牧业收入对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2.5%。据调查,今年上半年全省有39.2%的农户至少出售了一头肥猪。究其原因,一是生猪、猪肉价格上涨因素作用明显,上半年农民出售生猪价格8.2元/Kg,同比上涨23.7%,出售猪肉价格9.3元/Kg,同比上涨21.3%,农民出售仔猪价格161元/只,同比上涨51.4%, 出售以上生猪产品,农民人均获得现金204.8元,同比增长30.9%;仅价格因素农民在畜牧业中人均就多获利49.8元。二是禽、蛋价格上涨,农民从中获利,上半年农民出售禽类价格,从上年的8.8元增至13.5元,农民人均家禽收入11.8元,仅价格上涨人均获利4.2元;禽蛋价格上涨5.5%,农民人均禽蛋收入19.6元,增长65%。
7、农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增长,为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从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的产业结构上看,呈现第一产业快速发展、第二产业恢复增长、第三产业稳定成长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农民家庭经营人均从一二三产业获得的现金收入及增幅分别为:第一产业841.3元,增28.5%,第二产业32.1元,增51.4%,第三产业123.4元,增4.4%。
二、生活消费支出全面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今年全省各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同时,云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平稳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1、农民八大类生活消费支出全面增长。上半年云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41.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09.7元,增长28.7%。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人均292.9元,比上年增长10.3%;衣着支出63.7元,增长16.6%;居住支出241.2元,增长76.1%;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60.7元,增长50.4%;交通及通讯支出105.7元,增长23%;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73.7元,增长9.4%;医疗保健支出82元,增长34.6%;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21.3元,增长7.6%。
2、服务性支出比重提高。上半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中,服务性消费支出274.6元,比上年增加63.7元,增长30.2%,服务性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9.2%。
3、居住消费成为消费的一大亮点。上半年农村居民居住消费占生活消费的比重为25.6%,比上年同期增长6.1个百分点,其中购买居住消费品支出180元,增长64.8%,居住消费服务性支出61.2元,增长1.2倍,农村居民已将居住条件的改善放在生活质量改善的首位。
三、农户生产性投入继续增长
收入和消费又好又快增长促进了云南省农户生产投入积极性。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上半年云南省农户生产性投入人均521.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5.6元,增长14.4%。
1、农业生产性投入小幅增长。据调查,上半年农户农业生产投入人均362.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0.2元,增长5.9%。其中,牧业投入132.6元,增长22.3%;种植业投入221.6元,与同期持平;渔业投入1.4元,减少6.2%。;林业投入7.3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2元,减30.4%。农林牧渔业投入占全部生产性投入比重分别为52.6%、1.7%、31.5%和0.3%,同期比重分别是58.2%、2.7%、28.4%、0.4%,是云南省农户生产性投入仍以农业为主。
2、第二产业生产性投入增长加快。上半年云南省农户二产业生产性投入人均7.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1元,增长1.4倍。其中工业生产投入6.2元,增长1.6倍。生产雇工工资的大幅上涨是第二产业生产支出增加的主要原因,工业生产雇工工资增长1.4倍。
3、第三产业生产投入稳定增长。上半年云南省农户三产业生产性投入人均51.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1元,增长41.6%。其中交通运输邮电业生产投入24.9元,批零贸易餐饮业生产投入22.2元,社会服务业生产投入1.3元,文教卫生业生产投入0.3元。
4、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增速稳定。上半年云南省农户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为人均98.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5.1元,增长34.1%。其中购买农林牧渔业机械支出26元,购买运输机械支出48.6元,购买役畜、产品畜11.2元,三项合计占生产性固定资产的90%。
四、当前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新问题
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影响农民对生产投入。上半年,云南省农民购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情况为:饲料涨11.5%、燃料涨38.3%、农膜涨14.8%、仔猪涨54.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加重了农民生产投入的负担,对农民生产投入收益率的提高产生了不利影响,挤压了国家政策给农民的好处。
2、农民缺有效的信息和技术抵御市场风险。千家万户的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往往是根据上年市场效益,决定种什么?怎么种?农民最缺少正规渠道提供综合的、系统的市场需求信息和技术知识。建议有关职能部门要定期发布市场信息,正确指导农民科学种地和养殖家畜家禽,引导农民走出小农经济和作坊式生产为特征的家庭经营管理理念。
3、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交易市场层次低,难以承担大规模、集中性的农产品交易;乡村级道路建设滞后,农民需要的农资运不进,农副产品又运不出,多次倒运增加成本,花卉、水果、蔬菜等易损品种运不出来,不能及时变成商品;农田水利设施失修,由于农业资金投入不足,造成塘、库、渠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陈旧老化,使农业结构转化缺乏应有的基础。
(来源: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