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建设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是其支撑,是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基础。2003年市委、市政府全面实施“百个经济强镇工程”以来,“百强镇”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水平明显提升,其聚集功能、经济带动功能、辐射功能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农民增收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已逐步成为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支撑点。
一、2006年“百强镇”发展情况
(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百强镇”作为城市和农村的结合点,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实力的增强。2006年102个“百强镇”(下同)镇域经济总量达到566.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6%,其增幅比全市GDP的增幅高9.4个百分点;占全市GDP的比重达16.3%,其比重上升1.1个百分点。人均镇域经济总量10121.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4%,其增幅比全市人均GDP的增幅高8.5个百分点,其中,二产业增加值326.80亿元,增长27.9%,高11.1个百分点;三产业增加值160.34亿元,增长20.8%,高7.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16.7:54.8:28.5调整为14.0:57.7:28.3,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2006年,镇域经济总量超过10亿元的有10个镇,比上年增加4个,其中有4个镇超过20亿元,最高的巴南区花溪镇达到29.0亿元;镇域经济总量超过5亿元的有30个镇,比上年增加4个。
经济发展带来财政收入不断增长,2006年,“百强镇”本级财政收入17.41亿元,增长27.3%,平均每个镇1706.5万元。本级财政收入超过千万元的有59个镇,比上年增加8个。
(二)镇域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进一步加快
随着招商引资力度加大,“百强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安家落户,为有效提高“百强镇”整体发展规模和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2006年,“百强镇”拥有企业25992个,比上年同期增加971个,平均每个镇拥有企业254.8个。其中工业企业11012个,占企业总数的42.4%,比上年增加654个。企业营业收入总额130.14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年净利润总额66.63亿元,增长31.6%;实缴税金总额已达到39.0亿元,增长28.2%。企业和经济的发展,拓展了就业岗位,从而为“百强镇”新一轮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2006年“百强镇”企业从业人员92.7万人,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工业企业从业人员61.6万人,增长14.0%。
随着重庆市劳务经济和企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进一步加快。2006年“百强镇”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33.6万人,其中:当年新转移农村劳动力15.3万人,比上年增加2.6万人,增长19.4%。累计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33.7%的转移到本镇内,12.9%的转移到县内镇外,15.9%的转移到市内县外,37.5%的转移到市外。“百强镇”对企业和劳动力的集聚作用正在显现。
(三)镇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2006年,“百强镇”完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3.6亿元,比上年增长45.6%,完成资产固定资产投资345.12亿元,增长48.5%,平均每个镇3.38亿元。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投资的增加,直接带动了城镇区域和人口的增加,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06年,“百强镇”镇区总户数69.8万户,总人口223.0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6.3%和5.6%,分别占“百强镇”总数的38.0%和39.8%。镇区占地面积4.
(四)农民收入逐步增加,人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
2006年,“百强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350元,增长7.5%,比全市平均水平多47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有78个镇,最高的沙坪坝区井口镇达到5923元。镇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8.0亿元,增长16.1%,平均每个镇2.1亿元。年末各项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9.8亿元,增长2.5%,平均每个居民储蓄存款5353.5元。
“百强镇”在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同时,不放松人民生活环境建设,逐步形成了经济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呈现出了较高的发展潜力。
交通条件:“百强镇”公路密度达到了
通讯条件:“百强镇”每百户居民拥有固定电话47.4部、移动电话72.5部,分别增长1.5%和7.8%。
文化教育:“百强镇”现有学校1243所,教师5万人,在校学生87.5万人,平均每千名学生拥有教师57人。拥有幼儿园、托儿所1186所,平均每个城镇拥有11.6所。拥有图书馆或文化站135个,平均每个城镇1.3个。
医疗卫生:“百强镇”医院、卫生院393个,医生11364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20.3人,拥有的病床数22.7床。
同时,汽车站、供水站、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站、敬老院、福利院、金融机构、保险机构、中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机构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不仅使生活在“百强镇”的居民出行便利,接受良好的教育,享受较好的医疗卫生服务等,而且对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丰富农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2003年以来“百强镇”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在扩大非农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值得关注。
(一)城镇化水平不高,辐射能力较弱
按照城市学理论,一个地区城镇人口比例在20%以下为城镇化的起步期,20%—40%为发展期,40%—75%为成熟期,而镇区人口超过5万人则可以对周边若干乡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据统计,2006年“百强镇”城镇化率比全市水平低14.2个百分点,比全国水平低11.4个百分点。镇区人口超过5万人的只有10个,占“百强镇”总数的9.8%。据此判断,“百强镇”正处于发展期,城镇化水平不高,经济仍不发达,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作用不够。客观地说,不少“百强镇”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再加上这几年“撤乡并镇”,明显存在着规模扩张速度较快,而内在质量不高的弱点,制约着“百强镇”的整体发展。
(二)产业支撑缺乏,集聚能力不强
目前,多数“百强镇”尚未形成自己的支柱产业,还只是区域行政中心、简单的商品交换集合地,集聚能力仍不够强。部分“百强镇”产业结构单一,仍以农业为主,属农业服务型城镇。全市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87.8%,2006年有74个“百强镇”二、三产业增加值占镇域经济总量比重低于这个水平,有4个“百强镇”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不足50%。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缺乏产业支撑,经济实力弱,无疑减少了“百强镇”对生产要素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很难发挥“百强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三)定位不明确,政策力度不够
市委、市政府在全市众多乡镇中优先发展“百强镇”,本意是通过“百强镇”的发展联动农村城镇群的发展。但由于政策支撑力度不够,宏观调控和指导力度不大,导致一些职能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对发展“百强镇”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应有位置,对“百强镇”布局、规模、职能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缺乏宏观调控和协调。同时市委、市政府在“百强镇”建设上缺乏资金和政策支撑,在贷款、建设用地、税费、审批事项等方面,没有特殊的优惠政策,致使其地位不明确,在周边乡镇中难以发挥龙头作用,“百强镇”之间、“百强镇”与周围一般镇之间缺乏必要的分工与协作,有的还存在严重的区域性冲突。
三、对策建议
重庆市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特区,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加快“百强镇”建设,对于改变二元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加大支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辐射功能
市委、市政府应重新审视“百强镇”的布局发展,在项目布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建议由投资管理部门将有关建设资金打捆、财政再新注入一部分资金,设立全市“百强镇”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交通方便、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具有特色”的目标来加强和完善供水、供电、道路、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科学、医疗卫生设施和住宅生态环境等社会发展设施建设,提高“百强镇”的品位和档次,使其发展成为跨县域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和带动的作用,使其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排头兵。
(二)狠抓产业支撑,形成持久发展的生命力
“百强镇”建设要紧紧围绕产业支撑的思路,抓住已经和正在形成的特色产业,一业为主、多业驱动,使城镇的发展壮大得到有力的经济支撑。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有的可以借助区位优势和商品集散地的传统优势,加快培育市场体系,走商贸发展型路子;有的可以利用交通优势和现有工业基础比较好的优势,加快工业发展,走工业主导型路子;有的可以发挥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型路子;有的可以依靠独特的人文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走旅游带动型路子。总之,由于区位、资源、环境和主导产业不同,“百强镇”发展不可能是一个模式,必须走工农业、商贸、金融保险、房地产、交通运输、旅游、电信等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三)改革投融资体制,多渠道、多元化筹集资金
推进“百强镇”发展主要应遵循市场竞争规律,建立相应的动力机制,多渠道、多元化筹集资金。一方面,对有收益的基础设施,可合理确定服务价格,实行有偿使用。鼓励相邻的小城镇共建、共享某些基础设施,提高投资效益。另一方面,制定相应的投资诱导政策,采取担保、贴息、补贴等办法,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此外还可以依靠进镇农民筹集城镇建设资金,促进企业、个人共同投资于小城镇建设,逐步形成包括国家、社会、个人等在内的多元化投资格局。
(四)创新和完善相关制度,打造统筹城乡发展的镇级试验区
在全市农村小城镇体系中,“百强镇”起着龙头带动作用,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土地、户籍、社会保障、投资体制等制度的改革创新,将对全市小城镇的发展起着示范作用。其一,户籍管理制度。实施积极的人口迁移政策,建立起新的户籍登记办法,逐步打破长期限制劳动力流动、影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根本约束。其二,就业制度。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应积极培育和发展城乡一体、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的现代劳动力市场。其三,土地使用制度。一方面要制定农村非农用地规划,对“百强镇”发展确实需要占用耕地的,要从动态平衡出发,给予保证;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农民进入小城镇后原有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制度,明确土地流转的途径和管理办法。对已办理城镇居民户口的农民应退出原有承包地和自留地,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安排转包,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其四,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医疗保险、社会救济福利等三大保障体系,使进镇农民安居乐业。
(来源: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