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广东重点企业集团运行平稳 利润大幅增长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07年7月9日   来源: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

  2006年,广东调查总队跟踪监测的162家重点企业集团(以下简称企业集团)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克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利因素,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在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效益稳步上升,劳动者报酬同步增长。

   

    一、企业集团分布情况

   

  从控股类型和主营行业来看,162家企业集团以国有控股为主,私人和集体控股为辅;工业行业为主,批发零售业和房地产业为辅。

   

  1、国有控股企业集团占七成。从集团的控股情况来看,国有控股企业有116家,占总体的71.6%;私人控股企业有31家,占19.2%;集体控股企业有13家,占8.0%;港澳台商和外商控股企业各有1家,分别占0.6%。

   

  2、工业企业集团过半。从集团的主营行业来看,工业企业有84家,占总体的51.9%;批发和零售业有19家,占11.7%;房地产业有18家,占11.1%;其余分布在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建筑业、租赁商务服务业、国际组织、农业、金融业、文化体育娱乐业、住宿餐饮业的企业集团所占比重分别为6.2%、5.6%、4.9%、3.7%、1.9%、1.2%、1.2%和0.6%。

   

    二、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稳步上升

   

  1、年末资产总计同比增长16.4%。截止2006年末,企业集团资产总计为1947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4%,户均资产达到120.2亿元,比上年增加16.9亿元;其中,年末资产总计超过千亿元的企业集团有3家,最高的1家达四千多亿元;100亿元-1000亿元的企业集团有28家,比上年同期增加3家。

   

  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9%。2006年,企业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218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73.5%的企业集团实现增收。各行业中,增幅最高的行业是租赁商务服务业,达43.1%;建筑业增幅最低,仅比上年增长0.3%。162家企业集团平均每家实现营业收入75.2亿元,同比增加8.6亿元。

   

  3、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4.4%。2006年,企业集团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739.0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其中以工业生产为主营业务的企业集团实现利润总额489.2亿元,占全部企业集团利润总额的66.2%,比上年增长33.9%。利润增幅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达65.3%,利润减幅最大的是农业,减少34.9%。

   

  4、出口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7.2%。2006年,企业集团在对外贸易中实现出口销售总额1946.5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国有控股企业集团出口销售总额达1400.0亿元,同比增长22.5%,占全部出口销售总额的71.9%,处绝对主导地位。各行业的出口销售总额均为正增长,增幅最高的是农业,是上年的1.7倍,最少的是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幅为11.1%。

   

  5、国有资本实现保值增值。2006年,企业集团拥有年末股东权益总计6622.6亿元,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07.6%,比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集团年末股东权益总计为6062.2亿元,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07.7%,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实现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6、主要经济效益指标趋好,从业人员增加,劳动报酬提高。2006年,企业集团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比上年有所上升。其中,企业集团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5%,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总资产报酬率为4.7%,上升0.5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为6.1%,上升1.0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达到85.0万元/人,比上年增加7.1万元,劳动生产率得到显著提高。

   

  截止2006年末,162家企业集团从业人员共计143.4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3.5%。增幅最高的是建筑业,为17.0%;减幅最大的是房地产业,减少17.7%。2006年,162家企业集团劳动报酬共计507.7亿元,比上年增长11.4%;人均劳动报酬为35410.8元,比上年增长7.7%。

   

    三、研究开发投入加大,创新条件有所改善

   

  1、研究开发费用同比增长24.2%。2006年,162家企业集团共支出研究开发费用140.0亿元,比上年增长24.2%。研究开发费用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行业的企业集团,其中:以制造业为主业的企业集团研究开发费用支出为121.9亿元,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的87.1%,同比增长22.3%;以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为主业的企业集团研究开发费用支出为10.5亿元,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的7.5%,同比增长40.2%。

   

  2、研究开发人员同比增长20.9%。截止2006年底,企业集团拥有研究开发人员4.8万人,比上年增长20.9%,研究人员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企业集团,占全部研究人员的89.6%。162家企业集团中,43.2%的企业集团实行了科技人员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比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研究开发人员的劳动报酬共计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6.4%;研发人员的年人均劳动报酬为58352.1元,高出全部从业人员年人均劳动报酬64.8%。

   

  3、企业集团技术创新条件有所改善。2006年,162家企业集团技术中心的设施、经费和人员完全满足和基本满足的共计75家,占已成立技术中心企业集团的92.6%,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2006年,162家企业集团共获得国内专利6219件,其中85.7%的专利已得到应用;获得美国专利21件,并全部得到应用。在科技创新投入增加的带动下,162家企业集团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699.6亿元,比上年增长21.9%;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3.9%,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并且九成多是由制造业企业集团创造出来。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据统计,2006年,162家企业集团利息支出合计达183.6亿元,比上年增加24.7亿元,平均每家增加1524.7万元。由于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影响了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问卷调查显示,近六成的企业管理者将资金短缺列为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因素。

   

  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调查显示,162家企业集团中只有81家企业集团建立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并且科研开发设施、研究经费和技术人员完全能够满足需要的只有12家,不能满足需要的有6家;七成以上的企业集团认为本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缺乏研究人员、研发能力不强的问题,近四成的企业管理者认为产品缺乏竞争力也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

   

    五、建议

   

  1、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促进金融业发展。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积极探索金融制度和金融监管的创新;拓宽投资渠道,激发民间投资;探索设立创新基金,吸引风险投资,解决创新风险分担和创新项目融资问题,通过多元化、多渠道的方式保障企业的资金需求。

   

  2、做好人才的储备工作,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工作。人才是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广东是一个经济大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政府应该引导相关部门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留住人才成长、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文化环境,构建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做好培养、储备专业人才工作,保障企业的研发工作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