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部的反击
对所谓补贴一说,中国商务部昨日在其网站发布新闻稿称,自2006年美对华发起第一起反补贴调查开始,中方就明确指出美无权对其认定的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发起反补贴调查。2011年12月19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宣布,美国对中国输美廉价商品征收的部分关税无效,认定美商务部在《1930年关税法》下无权对非市场经济国家进行反补贴调查。
“但遗憾的是,美方不但没有根据法院判决及时改正错误做法,反而在随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美国国会迅速通过了《1930年关税法》修订案(案号H.R.4105,即GPX法案),明确授权美商务部可以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措施,并将适用范围追溯至2006年11月20日以来发起的所有反补贴调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昨日说。
这一追溯条款为18世纪90年代起就争论不休的涉宪问题诉讼,以及眼下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争端埋下了伏笔。美国宪法明确规定,美国国会和各州不能颁布溯及既往的法案。但美国最高法院200多年前曾说,并非所有具有追溯效力的法律都不合宪。美国最高法院对于国民经济政策等民事事务方面有追溯力的法律尤其另眼相看。
沈丹阳昨日强调,美方在缺少国内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对华发起了30余起反补贴调查,随后又通过GPX法案溯及既往地追认这些调查的合法性。“这种做法将中国企业置于一个不确定的法律环境,违反了世贸组织在透明度和正当程序等方面的相关规则。”
双钱集团:未享受补贴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不是美国政府第一次对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下手”。
此前的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对中国输美汽车关键零部件——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实施限制关税,为期3年。今年9月,这一对华轮胎特保措施将刚刚到期。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言人也已宣布,“没有利害关系方申请延期,轮胎特保措施将于9月按期终止”。
国金证券最新研报称,特保税的到期将使得中国半钢胎有望重新取得30%左右的美国进口市场,对应乘用车/轻卡轮胎增量约5000万条,相当于2011年中国出口总量1.93亿条的26%。
孰料欢呼声尚未落地,新的一出针对汽车零部件的贸易戏码又上演了。
“特保案之后,美国政府又想对中国非公路用轮胎进行反补贴调查,但2011年底,美国法院判定美国政府败诉,认定美国商务部无权对非市场经济国家进行反补贴调查。但美方随后修改了法案,授权美商务部可以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措施。”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相关人士昨日透露,为期三年的美对华轮胎特保措施将于今年9月26日到期,这本是中国轮胎行业的一个特大利好,但从美方近期表现来看,大家也做好了美国将继续对中国零部件行业采取措施的准备。
这位人士表示,就轮胎行业而言,美方反补贴的举措所带来的损害应该不会比特保更为严重。“和反补贴调查允许企业拿出销售发票等证据进行抗辩不同,特保措施根本不容许相关企业进行抗辩和申诉,而且惩罚性关税有的高达35%。”
双钱集团生产的是全钢载重轮胎,因此之前未受到美国轮胎特保案的影响。双钱集团相关人士昨日表示,目前尚不知道美方具体的申诉信息,但双钱集团本身并没有得到政府补贴。
龚柏华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美方此举是变相地设置贸易壁垒,从之前中方反对美国“双方”(反倾销、反补贴)的案例来看,通过世贸争端解决机制提出磋商,应对中方有利。即使最终结果不利,也至少可为企业争取到2-3年的调整时间。
(来源:互联网)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