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汽车>  正文

广西汽车非法改装成灾 存严重安全隐患亟待整治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1/02/2013 09:01: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记者近日在广西南宁、柳州、玉林等地调查发现,当地汽车非法改装现象泛滥,一些没有汽车改装资质的企业大肆从事车辆非法改装,形成了由汽车生产厂商、非法改装企业、购车人组成的非法利益链条。非法改装不仅涉嫌偷税漏税、影响合法车辆改装企业正常生产,还会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巨大隐患,亟待有关部门加强整治。

  非法改装成灾

  位于南宁市安吉大道的广西汽车市场是广西规模较大的运输车辆销售地之一,福田、江淮、东风等多个品牌的运输车均在这里销售,然而记者10月份走访时发现,这里销售的多是未装车厢的汽车底盘。

  “买了底盘,车厢去哪里做?”记者走进一家品牌汽车南宁特许经营店暗访,并表示对一款运输车感兴趣。

  “可以自己找,也可以到我们推荐的地方。但要保障质量,最好到我们推荐的工厂。”一名叫玉亮的销售经理说。

  “那能在车管部门上牌吗?”记者问。

  “你只要按照合格证上的尺寸做就行。要做厢式我们就给你厢式车的合格证,要做仓栅式我们就提供仓栅式的合格证。”玉亮说。

  玉亮告诉记者,购买底盘再加装车厢,不仅可以把车厢做得更合需求,还可为客户省下车厢部分的车辆购置税。因为发票虽然按整车开具,但上面的金额只是底盘的价格。

  很快,玉亮叫来一名姓崔的业务员,带记者来到了附近一条巷子里的“万鸿车厢厂”。只见车间里摆放着七八个正在制作的车厢,五六个工人正在焊接,还有两辆整车已组装完毕,准备出厂。崔姓业务员介绍,如果超载比较多,就需要选择厚一些的钢梁并加设边梁槽钢,车厢价格也要贵些。

  记者称买车做大米运输,载重量大,质量要好一点。业务员根据记者的需求列出材料单,报价1.63万元。

  他们告诉记者,下单之后3天就可以整车交付,“我们一个月可以生产上百个车厢。现在是淡季,也接其他品牌的底盘,旺季时只接合作品牌的底盘。”

  类似的情况在柳州同样存在。记者在知情人士的带领下沿着柳州市的一条路查看,发现有不少打着“制作车厢”“车厢维修”招牌的路边店,数量在20家以上,知情人士称这些店都是从事非法改装的。在一家店门口,摆放着两个车厢半成品,一名工人在焊接,记者提出要制作一个长12米的福田卡车车厢,老板娘报价2.6万元,6天可以交货。

  记者发现,相当部分汽车非法改装厂条件都十分简陋,设备也很简单,知情人士称,这些小作坊改装的车辆,根本无法保障质量。

  一些上规模的企业改装数量惊人。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有的企业一年可以改装上千台运输车。

  非法改装泛滥的背后

  “粗略估计,广西每年有约4万台次车辆进行非法改装,涉及金额超过50亿元”,某车辆改装企业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每个车厢2万元计算,非法改装每年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多个税种上会给国家造成超过10亿元的损失。

  除此之外,改装车辆随意流入市场,带来严重安全隐患。近年来,因车辆非法改装造成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屡见不鲜。2012年9月2日,在广西北海至南宁方向的高速公路上,一辆7座小型普通客车因右后轮爆胎翻车,造成一人死亡。经调查,该车为非法改装运输车辆,事故发生时车上装载了大约2吨货物。

  业内人士说,对于车辆生产厂商来说,售卖底盘,销路不错;对于非法改装企业来说,可以从中获得不菲收益;对于购车者来说,可以省掉部分购置税。就这样,一个多方获利的利益链条成为非法改装滋生和壮大的土壤。长此以往,对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势必造成严重影响。

  须加大整治力度

  2011年初,广西多家有改装车资质的企业联合向自治区反映车辆非法改装的情况,希望有关部门维护汽车生产经营秩序。2011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信委、质量技术监督局等6部门联合下发《非法改装汽车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但由于部门间缺乏统一协调,治理效果并不理想。

  2012年3月,广西“非法改装汽车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下发通知,公布了《涉嫌从事非法改装汽车活动的企业名单》,记者此次暗访的几家企业均在名单中,但这些厂家目前仍在从事非法改装。记者进一步了解到,除南宁、柳州外,玉林、北海、贵港均存在众多非法改装厂。

  近期,自治区工信委又对涉嫌非法改装的企业进行了抽查和复查,并发现两家改装企业涉嫌违规。根据有关法规,整车企业提供车给非法改装厂进行改装,自治区工信委可以上报国家工信部,取消汽车生产企业相应车型的公告。目前已通知相关上游汽车生产企业到广西接受调查。

  自治区工信委装备工业处负责人称,自治区工信委欲借此震慑相关汽车生产企业,切断未完成完整制造车辆进入广西的渠道,压缩当前非法改装滋生蔓延的空间。(《半月谈》2012年第24期,记者 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