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一本国内刊物的封面上,五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光伏生死劫。
配图是一个走在绳子上的人,手举着光伏板。意义不言而喻,一不小心,走绳子的人会掉下去,而手里的光伏板会摔碎。
这正如不少光伏企业如今的现状。11月7日立冬,但对于一些光伏企业来说,冬天似乎来得早了些,在郑州高新区,有光伏企业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停产。
故事
2008年他满怀信心回郑
两年后关厂离开
2009年7月3日,郑州是一个酷热天。
赵一辉站在新厂房前,炽热的阳光,火一样倾泻在他花白的头发上。阴凉处的水泥地上,三三两两的工人边听收音机边打扑克。不知道因为热还是着急,赵一辉显得很疲惫。
赵一辉2008年夏天回到郑州,作为国际上太阳能电池领域的专家,早在2006年,他就有了在国内开家新能源公司的想法。
2008年7月,赵一辉注册了河南阿格斯新能源有限公司,当时的赵一辉信心满满:“按照原来的设想,这个一期投资6000万美元、产能为30兆瓦的薄膜电池生产线,产品一年后完全下线,主要出口欧美市场。”
然而一年后,厂房尚未全部完工。“并不像原来想象的那么顺利,许多事都要我一再协调才能做。发的电上不了网,国内市场也打不开。”
“我现在最怕的不是累,而是慢,是等。”这是河南商报记者再次见到他时,赵一辉一再重复的一句话。
2010年,阿格斯停产,赵一辉离开郑州。2012年11月5日,当记者再次来到阿格斯的厂址时,看到的只是空空的厂房和围墙边的荒草。
困境
反倾销反补贴
光伏产业迎来“冬天”
2012年9月6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启动对中国出口的所有光伏组件和部件(包括太阳能电池片、硅片)进行反倾销调查。
一个月后的10月10日,先行对我国光伏组件进行“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美国商务部做出裁决,中国企业的最终反倾销税率为18.32%~249.96%,反补贴税率14.78%~15.97%。
相关资料显示,世界的光伏中心在欧洲,美国市场的规模尚不及欧盟市场的十分之一,“如果欧盟开征与美国相同税率的反倾销税,中国不少光伏企业就要完了。”接受记者采访时,河南亿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一位部门经理这样说。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