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江苏:“玩具乡”转型变身“创新镇”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2/06/2013 10:51:46   来源:中国玩具婴童用品网

     岁末年初,江苏邗区西湖镇传来喜讯:在江苏省科技厅刚刚命名的第二批37家创新型乡镇中,该镇名列其中,成为邗江首家上榜乡镇。

  提及西湖镇,人们印象中是“玩具之乡”。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该镇工业用地几近为零。在这片寸土寸金的镇域里,该镇是如何“螺蛳壳里做道场”,成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摘得全省“创新型乡镇”金字招牌?记者就此展开了采访。

  “创新,最大也是最后一次机遇”

  昨天,在西湖镇政府,记者巧遇镇科技助理殷德和,他正要带着力创机床技术人员到杭州和浙江大学一院士团队洽谈深度合作。

  作为企业科技联络员,殷德和去浙大的次数多得连自己也记不清了。在西湖镇,有近20位像殷德和这样的机关、企业人员,常年活跃在清华、东南、南大、浙大等多家高校院所,盯研发、跟项目、寻合作。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科技联络员,又被企业和高校院所称为“科技红娘”。数十名“科技红娘”,犹如向全国撒开了一张网,既拉来了项目“大鱼”,又“黏”上许多科技创新资源。

  西湖人说:这是被“逼”出来的智慧。“一多一少”曾让西湖人纠结:小工业、轻工业、加工配套企业多,“三具一品”产业5年前占比达七成以上;高端制造企业少、人才科技资源少之又少。企业在新一轮创业中,渴望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自身的“脱胎换骨”。

  “科技创新,是西湖镇最大也是最后一次机遇。”西湖镇党委书记王庆伟说,政府是体制机制创新的主体,要以创新的办法来解决产学研合作中遇到的问题,以期形成政府与企业相互协同、产学研相互依托的新局面。

  为保障高端机械装备产业重大项目实施,西湖镇成立“创新16工程”领导小组,特邀区科技、财政等部门,对重点研发的16个新产品进行跟踪服务,加大项目研发支持力度;牵头与清华、浙大等高校共建产业研究所等4类公共研发平台,进一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创新要素快速集聚,提升了产业核心竞争力。目前,该镇高端机械装备企业先后承担“863”计划、“火炬”计划、创新基金、重点新产品计划等“国字头”科研项目12项,享誉华东的“高端机械装备产业圈”初步形成。

  民企“青春期”亟待激活创新冲动

  目前,蜀冈生态新区南大苏富特软件园正加速推进,建成后将有2000多名研发人员落户工作,从事软件外包服务、物联网应用等领域的研发、咨询,将推动全区软件研发产业的集聚发展。一大批科研“种子”在西湖镇生根开花,缘于企业有了“适宜创新的生态系统”。     

  扶持创新主体,西湖镇频频发力。2009年,该镇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首要目标就是引导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要拿出搞乡镇工业的劲头来搞创新!”这是在“扬州乡镇工业的摇篮”西湖镇,企业家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创新,已从产业推向全镇。目前,西湖镇集聚机械装备研发人员538名,其中高级职称占43%,入选省“双创”人才计划2名,先后获授权专利25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1件,一批新产品正迅速抢占国内科技与市场的制高点。

  创新“软因子”让制造名镇脱胎换骨

  科技创新,加快了区域科技和人才资源集聚,经济结构得以优化。目前,西湖“三具一品”产业比重逐步下降,高端机械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从2008年的10%提高到2012年的56.5%。更令人欣喜的是,在去年全镇实现的工业增加值中,科技进步贡献率达35%。

  高科技项目的实施,使西湖镇产业结构得到极大的调整和优化。短短几年,高端机械装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强劲“生长”,涌现出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械电气控制和汽车配件等领域崭露头角。

  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最核心的就是重复定位的精确度高,“力创”研发的新产品每完成一个动作误差仅为千分之3毫米。“如果别人的机床制造技术相当于做大车、大船,那么我们可以制作精密手表。”

  去年,西湖镇提出,到“十二五”末,高端机械装备产业总销售突破30亿元,力争扶持企业上市,1—2个新产品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