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经济环境仍不算景气,各行业都在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日化行业也并不例外。在2012年有多个日化产品的净销售额相比2011年下滑。
中国3000多家化妆品工厂,7400多个品牌,同质化竞争严重。在欧莱雅、资生堂等其他外资品牌蚕食下,目前国内日化行业已经远离了"高利润岁月"。
多数日化企业净销售额下滑
洗漱类和健康护理类产品的净销售额分别出现了7.4%和3.5%的下滑。在洗发水、牙膏、香皂、护肤品等领域,宝洁、联合利华等日化巨头经营业绩不断萎缩,面临转型难题。
目前国内日化行业已经远离了"高利润岁月"。而促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行业整体技术门槛低,二是众多企业涌入化妆品行业,三是,外资品牌加速蚕食市场。
在上述三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内3000多家化妆品工厂、7400多个品牌的利润率开始变得不再像以往那么高。
南都记者日前从广东几家日化行业企业获悉的情况也是如此,即净销售额增速的下滑在2012年已经是日化行业普遍的现象,2012年除了极少数几家外,多数企业的净销售额增速预计均将低于2011年。
至于利润率方面,有不愿具名的洗涤用品企业更是向记者直言,由于石油等原料涨价、人力成本上涨等的原因,预计公司2012年的利润率也将逊于往年。
外资渠道下沉令行业竞争加剧
依照公开的数据,我国化妆品行业在过去10年保持着每年15%-20%的增长率,现在达到2000亿元左右的市场容量。外资和内地品牌此前一直坚守了各自的阵地:外资在过去10年,主要在一线城市占据绝对市场份额,而内地品牌则主要做二、三线城市及乡镇市场。
而近几年,外资品牌也开始拓宽自己的业务,除了固守一线城市,也开始向二三线扩张,这也使得外资品牌和国内品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