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沙河玻璃制造及深加工被评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这是继去年沙河市被命名为“中国玻璃城”、“中国玻璃产业基地”、“中国装饰玻璃基地”之后,沙河玻璃产业获得的又一殊荣。
玻璃产业是沙河市的传统主导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沙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平板玻璃生产基地。近年来,沙河市委、市政府把玻璃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举全市之力打造千亿玻璃产业,通过科学规划、淘汰落后、调优结构、科技创新、产业聚集、文化融合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加快了玻璃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定思路,科学编制发展规划。该市把科学规划作为推进产业升级改造的首要前提,广邀业内专家学者对该市玻璃产业把脉会诊,并委托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编制发展规划。该市先后委托武汉理工大学、蚌埠玻璃工业设计院高标准编制了《沙河市玻璃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沙河市玻璃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确保该市玻璃产业发展与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发展趋势相符合。
提质量,着力调优项目结构。该市始终坚持“紧盯市场谋定位、围绕政策促调整”的发展思路,把优化项目投资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中之重。一是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玻璃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实施意见》等专件,进一步加大了对玻璃项目结构的调控力度。二是聘请专家成立了项目审查小组。所有新上玻璃项目必须由审查小组进行审查,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发展规划的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建设。三是加大项目监管力度。国务院《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38号文件出台后,该市严格按照38号文件精神,对已批未建和在建的3条浮法生产线立即叫停。“十二五”以来,为进一步加快玻璃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该市确定把发展玻璃深加工作为支撑玻璃产业发展的核心和重点来抓,围绕安全节能玻璃、新能源玻璃、特种玻璃、深加工玻璃、装饰玻璃等9大板块,谋划实施了总投资442亿元的61个重点项目。今年,该市重点实施了总投资152.4亿元的金宏阳薄膜太阳能电池二期、驰润高强度耐高温玻璃、正玻玻璃深加工、成丰中空玻璃深加工等20个功能性和深加工玻璃项目。
出重拳,大力淘汰落后产能。自2007年开始,该市主动出击,对玻璃落后产能开始下重手淘汰,较国家大规模淘汰玻璃业落后产能提前了一年。对此,该市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实施方案》,明确列出落后产能分期淘汰计划,并综合运用市场、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对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予以关停。特别是通过举行大规模集中爆破行动,营造氛围,在全市形成抓淘汰落后的高压态势。共举行了大规模集中爆破行动9次,国家发改委工业运行局、省环保厅、省发改委、邢台市等各级各部门的主要领导先后参加了集中爆破仪式。自2007年起,该市在三年内对全市所有落后玻璃生产线进行强制关闭淘汰,共关停拆除玻璃生产线202条,淘汰落后玻璃产能5000多万重量箱,占该市2008年玻璃总产能的62%,占全国“十一五”计划淘汰落后产能的158%(全国“十一五”期间计划淘汰落后玻璃产能3000万重量箱)。该市也因此成为全省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最大的县(市)之一,多次得到省、邢台市领导的重视和肯定,并被中央、河北省等各级媒体专题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强核心,大力实施科技创新。2006年以来,该市先后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成立了玻璃技术研发中心,与中国建材国际工程公司联合成立了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中心。2010年,该市又在玻璃技术研发中心的基础上,投资7000万元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建成了河北省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为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搭建了决策咨询、技术研发、人才培养、质量检测和缺陷快速诊断与分析等综合服务平台。研究院常年聘请12名国内外玻璃业知名专家教授组成学术委员会,负责审定研究院科研方向和科研课题,并由50余名国内外高级科研人员(其中国家“千人计划”引进人才2名)组成专业团队负责科技攻关。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玻璃产业高科技专业人才、专业技术工人的引进和培养。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先后建立了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研究生科研创新基地、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和远程网络教育中心等人才服务平台,努力为该市玻璃产业转型升级培养高端人才和专业技术工人。
优布局,全力推进产业集聚。针对沙河玻璃群而不聚、集而不强等问题,该市高标准规划了占地76平方公里的沙河市经济开发区,积极推进玻璃产业向集约化、循环型方向发展。目前,该园区建成区面积达17平方公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2亿元,所有玻璃企业已全部入驻园区,形成了集原片生产、深加工、市场销售等产供销一条龙体系。该园区先后被河北省政府确定为“省级工业聚集区”和“省级经济开发区”。
促融合,创新玻璃文化建设。该市把以文化提升产业作为促进玻璃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确立了“玻璃,让生活更美好”的文化主题,积极把文化元素注入玻璃产业,努力提高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度,为产业发展插上文化的“翅膀”。随着沙河市玻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市场需求与日俱增,艺术玻璃工艺逐步提升,艺术玻璃开始从微不足道的产业“配角”逐步走向前台,成为联系玻璃产业上下游、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原片转化率和附加值的重要产业。目前该市工艺美术玻璃产品涉及20多个工艺、上千个品种,拥有100多项国家专利。2011年工艺美术玻璃产业实现产值36亿元,增加值8.9亿元,成为沙河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目前沙河玻璃产业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先后与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国际建材工程公司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依托其科技优势,建成一批技术装备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的生产线,部分生产工艺或技术达到全国最高水平。总投资7.8亿元的迎新在线Low-E生产线,分别从德国、美国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总投资5.8亿元的千山中晶深加工项目,分别从芬兰、奥地利、意大利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深加工设备;总投资11.1亿元的驰润特种耐高温防火玻璃项目,填补了我国耐高温玻璃产品空白;总投资29.5亿元的金宏阳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填补了我省超白太阳能电池基片玻璃空白。该市采用煤气发生炉生产工艺的玻璃熔窑技术,一再突破技术临界点,日熔化量由最初的350吨提高到1200吨。
二是产品结构显著改善。玻璃产品由过去单一的建筑玻璃向多元化、深加工、高附加值转变,特别是浮法玻璃质量不断提升,应用领域向光伏、卫浴、幕墙等方面拓展。目前全市共有各类玻璃深加工企业400余家,年消化玻璃原片3200万重量箱,可生产中空玻璃、钢化玻璃、玻璃餐具、空心玻璃砖、工艺美术装潢玻璃等1000余种玻璃深加工产品,全市玻璃深加工率达30%以上。
三是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高标准建成全国第一家由县级投资建设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河北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同时,以玻璃研究院为平台,集聚了一大批国内外玻璃业界的顶尖技术人才为沙河玻璃产业服务。在推动玻璃产业转型升级上,打造了一个高标准的科技服务平台,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技术服务团队,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技术支撑体系。
四是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在淘汰落后玻璃产能的基础上,在重点企业强制推广富氧燃烧、余热发电、电机变频改造、脱硫除尘等节能减排技术。目前,所有浮法玻璃企业(8家)已全部配建了富氧燃烧工程,6家企业建成烟气脱硫工程,5家企业建成余热发电工程,装机容量达到130MW,余热发电工程全部建成后,装机容量可达240MW以上,相当于一座中小型发电厂。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工程,该市玻璃产业单位能耗由每重箱22千克标准煤下降到15.5千克标准煤,年削减SO2排放量1650吨,该市玻璃业节能水平高于国家要求的标准(国家标准:18千克标准煤/重量箱)。
五是企业发展水平快速提升。培育了迎新、安全、长城等一批积极成长型、科技型企业,并全部建立起现代企业经营制度,在行业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其中,迎新、安全等企业正在积极谋划上市。同时,为了进一步掌握发展主动权,我们又对这些重点骨干玻璃企业进行了整合重组,组建了单体产能全国最大的玻璃企业集团——中国沙玻玻璃集团,集团年产值达到66亿元。
2011年,沙河玻璃产业全部固定资产达120亿元,行业年产值150亿元,实现出口额8500万美元,直接容纳社会劳动力5万余人,带动相关行业就业3万人。年产玻璃1.05亿重量箱。其中在产浮法生产线达到22条。
“十二五”期间是沙河玻璃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沙河市将按照“专业化、差异化、功能化、循环型”的发展模式,纵向完善延伸产业链条,横向促进玻璃产业跨界发展,提高玻璃产业与新能源、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的融合度。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全力推进玻璃产业由低端向高端转变、由玻璃原片为主向深加工为主转变、由普通建筑玻璃向节能安全、工艺美术、先进制造和新能源玻璃转变。力争打造“三个中心”,即努力把沙河建设成为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玻璃研发、文化、会展中心。力争到“十二五”末,使玻璃产业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