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国际巨头陷成本泥潭 国产日化品牌或杀出“血路”字号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2/20/2012 14:59:17   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近日,两面针发布的2012年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牙膏收入仅为4600万元,相比2003年时单年销售4.274亿元的业绩,这一曾经的国产牙膏品牌冠军,已经再也找不到辉煌。

  有研究报告称,国内7成牙膏市场9成化妆品市场被外资占领。在外资巨头盘踞中国市场的情况下,也有国产品牌脱颖而出。例如上海家化2012前三季净利实现71%的高速增长。

  国内日化企业的生存状况到底如何,未来市场份额到底如何划分?国信证券研究员表示,外资的最好的时代即将终结,国内品牌最差的时代已经过去。

  巨头被指后劲不足

  1994年联合利华从上海牙膏厂租赁“中华”牙膏;2003年欧莱雅收购小护士;2004年欧莱雅收购羽西;2007年拜尔斯道夫收购丝宝集团,舒蕾、顺爽、美涛等品牌收之麾下;2008年强生收购大宝;2011年科蒂收购丁家宜。原先国人耳熟能详的老牌子摇身一变,成为外资企业。

  国际巨头刚进入中国市场,就具有成熟的营销策略、丰富的运作经验、巨大的广告投入,这些都是国内品牌无法企及的。从央视历届标王看,宝洁2005年、2006年、2007年连续三年蝉联标王宝座,三年的广告费用分别是3.8亿、3.94亿、4.2亿,国内日化企业望尘莫及。

  2011年,宝洁占国内美容及个人护理品类市场份额达到15.6%,欧莱雅占比11%,资生堂占比5.4%,联合利华占比4.5%,行业前四的占比达到36.5%。宝洁中国在大中华区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300亿人民币;从细分市场而言,宝洁在洗发水品类的市场占有率已近50%,在纸尿裤领域也近50%。

  即使是巨人,也有后劲不足的时候。10月25日,宝洁公布的2012—2013财年第一财季报告显示,宝洁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07.4亿美元,同比下降3.7%。其中,美容化妆品业务领跌,净销售额为49.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3.15亿美元大幅减少了3.75亿美元;而洗漱类和健康护理类产品的净销售额也分别下滑了7.4%和3.5%。近日,宝洁更是声称,将会减少广告支出并执行裁员计划。

  行业研究员对《金证券》表示:“纵观宝洁在世界范围的发展,进入成熟期之后,在一个市场的份额很难再上一个台阶,其渠道管控难度、铺货难度会很大。”

  国信证券研究员表示:“外资巨头仍将维持较大的规模,但如之前势如破竹的形势有所不同,进一步发展面临瓶颈,最好的时代即将终结。而对于国内的龙头企业而言,最差的时代已经过去,黎明的希望就在眼前,行业面临拐点。”

  国产品牌的突围之路

  上述行业研究员告诉《金证券》记者:“现在消费者也渐渐理智,了解到国内和国外化妆品的产品差异性并没有那么大。”

  据悉,2011年中国的人均化妆品消费额为12美元,仅为日本的1/20,美国和巴西的1/10,也仅为泰国的1/3。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和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消费习惯的变化,同比周边国家,国内人均化妆品消费未来提升的潜力巨大。

  上述行业研究员表示,国内的日化品牌如果能尽快培育细分市场,未来的增长空间是巨大的。比如,上海家化旗下的高夫品牌,专门针对男士护肤。上海家化证券部人士对《金证券》称:“高夫走的是中高端路线,毛利率一直比较高,维持在60%-70%。去年高夫的销售占公司销售收入大概是7%。”该人士还表示,“男士护肤品的销售增长很明显,今年同比至少增长了50%,公司也准备把男士护肤作为今年的重点投入对象。”

  但上海家化也面临挑战,东兴证券研究员指出,上海家化的清妃品牌将逐步淡出,因为市场反应不好;可采面膜将来可能不做,因销售情况不好;双妹仍处于亏损阶段;药妆是公司与瑞金医院合作项目,仍处于探索阶段,销售只有几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