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乳业打假第一人”蒋卫锁遇害 业内评价其人“毁誉参半”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1/27/2012 16:10:37   来源:食品商务网

      11月21日,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向南都记者证实,蒋卫锁乳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卫锁于本月14日离世。本月2日,在出席了公司本年度经销商订货会议后的第二天,蒋卫锁遭人袭击,身受重伤入院治疗,但终因伤势过重,于11月14日下午不幸离世,终年44岁。

   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已控制一名涉嫌杀害蒋卫锁的犯罪嫌疑人。对于蒋卫锁被雇凶杀害、拒绝勒索后遭杀害等说法,西安市公安局并未予以确认,称案件正在侦查之中,暂不方便透露详细情况。

      对于蒋卫锁的遇害,西安乳业行业多位从业者慨叹,乳品行业失去了一位用良心制作乳品的人物。

      蒋卫锁,原是杨凌蒋家寨村的一位农民,他创办了陕西的第一家“托牛所”。2006年,整理出了《中国西部乳业濒临崩溃边缘》的调查报告,详细披露了奶业的造假、掺假现象,也真实地反映了奶农的生存状态。

    创业初期,蒋卫锁常常是手拎着奶粉袋坐公交上门推销,有时候没钱坐车就走十几站路;在城中村租房时,有时交不上房租……最终,凭着良心和勤劳,以“用良心做奶”,用“人格做奶”的企业宗旨,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蒋卫锁乳品有限公司已发展到全国300多家加盟店,2000多个羊奶粉专柜,并拥有占地200多亩的羊奶粉加工厂,预计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达3000多万元。

         疑因拒绝勒索后被害

    昨天9时,蒋卫锁追悼会在杨凌蒋家寨村举行。300多人现场参加追悼会。西部乳业发展协作会秘书长王伟民致悼词。

      据业内人士和公司相关人士透露,蒋卫锁是在他刚开完“2013年度蒋卫锁品牌羊奶粉全国经销商订货会议”的第二天,即2012年11月2日遇害的,由于伤势过重,被送进医院抢救,第3天过后基本上成了一个不能言语的植物人,11月12日不幸逝世。据说,杀害他的歹徒是在向他公然勒索遭拒时“谋财害命”,目前警方已在加紧侦破此案。

          王伟民:业内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

       作为蒋卫锁葬礼上致悼词者,王伟民告诉IBTimes中文网记者,2006年蒋卫锁发起"中国西部乳业万里行"时曾经找到他,"当时我对他是不看好的,因为他自己只是个奶站老板,所以我当时对他持怀疑态度。结果他走下来了,还写了一个报告《中国西部乳业濒临崩溃边缘》,揭出了黑幕。"蒋卫锁曾是陕西杨凌示范区大寨乡蒋家寨村的农民,后来创办了当地最大的私人奶站。杨凌示范区距西安90公里,是中国第一个农业示范区。

       "但是后来有企业不再要他的奶了,"王伟民说,"他告状无果,负债累累,欠的奶款有七八十万,经常吃了这顿没下顿。"他告诉IBTimes中文网记者,蒋卫锁失业之后,曾经很长时间没有收入,生活很困难。

     "而蒋卫锁乳品有限公司是他的一个品牌奇迹,他做出了羊奶行业中第一个有影响力的公司,基本上达到了蒙牛在牛奶行业的一个知名度。"根据王伟民的介绍,蒋卫锁乳品有限公司去年一年的销售额达到了3000万,"企业走向正轨。"

      王伟民介绍,在今年的经销商会议上,蒋卫锁的公司定合同就700多万,仅现金就收了200万。"可能是这个缘故,被歹徒盯上了。"王伟民告诉记者,根据蒋卫锁乳品有限公司内部员工透露的消息,歹徒的确以钱财相要挟。

     对于蒋卫锁这个人,王伟民评价道:"他这次可以说是在刚能吃饱饭的时候就遭遇不幸,令人惋惜。他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打破了行业的潜规则,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行业内对他毁誉参半。"

       打假经历

    蒋卫锁生于1968年,陕西杨凌人。早年进入中国奶业,早在2000年时便在陕西首创开办第一家“托牛所”,在杨凌开办第一家机械化挤奶站,甚至创办奶牛良种改良和疾控防治中心。

       2006年,蒋卫锁整理出了《中国西部乳业濒临崩溃边缘》的调查报告,详细披露了奶业的造假、掺假现象。

       据媒体报道,其时,蒋卫锁遭受颇多非议,甚至不堪因此带来的重负而离婚。

     两年后,三聚氰胺事件轰动全国,蒋卫锁才开始被更多的人所理解。为此,蒋卫锁被媒体冠以“乳业打假第一人”的称号。

    ◎揭黑行动:

    自费30万元发起“中国西部乳业万里行”行动,整理出《中国西部乳业濒临崩溃边缘》调查报告。

    ◎曲折遭遇:

      为打假,他卖了企业,丢了老婆,两个孩子因此辍学,社会上一度传言有人要花50万元买他人头。

     ◎命运转变:

       如今,他正在专心经营自己的乳业。因“三鹿奶粉事件”,很多曾经质疑他的人开始理解和支持他。他正在努力重树消费者对乳业市场的信心。

      “现在很多消费者都茫然了,他们不知道究竟什么奶能喝,到底有没有完全安全的奶。原来喝奶的人可能因此不喝了,而原来不喝奶的人今后也有可能更不喝奶了。”

       接到本报记者的采访电话,蒋卫锁非常感激。他说:“你们采访我就说明你们对乳业的打假和发展非常关注,这样会促进乳业市场的发展,我要感激你们。”一到“3·15”,蒋卫锁就要比平时忙上好几倍,因为他的头上有着“中国乳业打假第一人”的头衔,这时,总会有许多人想到他。早已经成为大名人的蒋卫锁还是认认真真地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对中国乳业的发展“着了魔”似地关注,即便他为此赔了钱,丢了老婆,牺牲了两个孩子的学业,但还是觉得值。今年的“3·15”,他仍是“中国十大杰出维权人物”的候选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