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不景气,国内外市场需求持续疲软,下游纺织企业普遍处境困难,这样的市场环境让不少纺机企业感到寒意逼人。而对同和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而言,市场的严冬似乎并不存在。
2012年上半年,公司产值持续增长,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市场份额连续攀高。1~6月,公司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30%,销售合同超过5亿元。令人欣喜的是:公司4月、5月、6月三个月销售订单连续突破亿元大关,其中主机占40%,紧密纺占40%,罗拉和摇架占20%。
在世界经济大环境不利的形势下,同和公司如何独善其身?公司董事长崔桂生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公司早就开始并不断推进的转型升级。转型升级给企业带来变革性发展,带来了新的竞争优势。
崔桂生谈及同和公司为什么要转型做主机产品时表示:第一,是实现同和公司愿景的需要。第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产业链资源优势。目前,同和罗拉有高精度、超级和新一代三个品质等级,摇架有弹簧摇架、气动加压摇架和板簧摇架等系列产品,紧密纺产品也有第一代、第二代、新二代以及第三代卡摩纺紧密纺装置等四大系列。要发挥专件优势,同和必须做主机,通过不断优化、组合,将两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现‘1 1>2’。第三,充分挖掘现有品牌和资金潜力。第四,是振兴民族工业的需要。如果仅依靠购买进口主机产品,我国成为‘纺织强国’的愿景是难以实现的。
同时,崔桂生也承认,转型伴随着风险。但不打无准备之仗是同和公司一贯的行事风格。在全面进入高端纺机主机领域之前,同和公司进行了长期的准备,在人才、技术等方面预先做好储备,而且明确了两点:一是“转型不转行”,二是同和公司的转型不是简单意义的转型,而是全面的创新和变革。
崔桂生指出,这种创新性的转型首先要求全体人员改变思维模式。为此,同和公司提出了“五个创新”——思想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行为创新,以及“五个自主”——自主学习、自主培养、自主教育、自主感悟、自主管理。
只有思想和理念转变才能有全新的突破,对于纺织产品产品设计要美观易用,更加人性化。
除了思想理念要转变创新外,转型对企业的生产组织和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同和公司努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信息化工程,投资实施ERP和PLM系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创新各个环节的实际作用。
通过ERP的运行,同和公司在计划、生产、物料管理控制和效率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比如,以前生产投料时,生产领料数量、品种都是人工统计数据,其正确性不能得到保证,往往会造成多领料或少领料的现象。现在,ERP系统严格控制生产领料数量和品种,生产计划安排准确,减少重复领料,成本计算正确。实施ERP系统后,采购部、物流部、事业部的员工都说,现在终于不用再手工统计了,不仅降低了差错率,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一旦出现问题,还能马上找出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为生产管理工作提供了便捷。
同时,公司整合了技术、管理、营销团队,水平大幅提升。在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公司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30%以上。主机产品的良好销售态势带动了罗拉、摇架和紧密纺产品,目前,公司拥有7亿元的合同和意向,刷新了历史纪录。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公司实现“科技同和、世界同和、百年同和”的伟大愿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章链接: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 http://www.fzfzjx.com/news/detail/32416.html
(lee)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