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6月,我国规上皮革、毛皮及制品和制鞋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937.59亿元,同比增长14.58%,增速回落11.68个百分点。而中西部同比增长23.1%,比东部快10.5个百分点,其中湖南、江西、河南等地产值增速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5月,全国规上皮革、毛皮及制品和制鞋业利润总额224.87亿元,同比增长20.35%,增速回落12.49个百分点;而中西部增速为45.3%,比东部快31.9个百分点。
从地域来看,中国东南沿海企业面临压力较大,而内地企业相对平稳;从企业布局来看,在特色区域的企业,比分散布局的企业抗风险能力大。不断发展的产业集群是中国鞋业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主战场,是中国鞋业发展重要的承载者。在展会上,皮革生产基地的企业抱团参展,突出宣传区域品牌,打造集群形象,以产业基地的资源聚集效应和成本优势吸引大量国内品牌企业及世界知名采购商的订单,这成为中国国际鞋类展独具的竞争优势之一。
随着产业梯度转移涌向中西部地区,安徽、湖南、江西等资源和劳动力大省都在抢食“东鞋中移”这块大蛋糕。中西部产业基地异军突起,培养人才、调整结构、置换产能、提升产业,在承接转移中完成转型升级。1-5月,全国制鞋业行业利润总额100.66亿元,同比增长21.65%,而安徽增速遥遥领先,达287.21%。安徽宿州与中国皮革协会联手打造“中部鞋都”,宿州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城已入驻项目58家,其中整鞋生产24家,协议总投资120亿元,全部建成后预计实现年产值约410亿元。
宿州在短时间内实现鞋业集聚,又避免了东部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他们在产业转移中全盘规划,立足长远:合理控制发展规模,考虑综合环境承载能力;合理配置上下游产业,处理好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关系,提高协作分工水平;要让企业“转得进来,更留得住”,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实现产业升级换代。
中国鞋业的产业转移和转型是大势所趋,但转移不是简单搬迁复制,而是在新技术、新平台上实现新跨越,走转移与转型结合、扩张与提升共进的新型产业发展之路,经过产业调整大洗牌之后,中国制鞋业的产业布局将更加合理,更具竞争力。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