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多宝涉嫌虚假宣传和侵权的消息,再次引起业界、消费者的关注。
8月14日,姚先生收到了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的受理案件通知书。4天前,因认为加多宝凉茶宣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属虚假信息,他一纸诉状将加多宝告上了法院,该案将择日开庭审理。
而这并非孤例。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目前全国多个工商部门都接到了关于加多宝凉茶涉嫌上述虚假宣传的举报。工商部门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对此,加多宝回应称,2006年5月,广东省食品(饮料)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加多宝集团粤食文遗证【2006】4号证书,表明加多宝集团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凉茶16号秘方及专用术语。
涉嫌虚假宣传被起诉
近日,姚先生发现加多宝凉茶的外包装上标注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字样,他对此产生了怀疑。
姚先生查阅资料发现,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法定意义和特定内容的名词,是由国务院核定并批准颁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凉茶作为传统手工技艺列名,其实质是配制凉茶的技艺和由此形成的地域文化。
据悉,2006年,经广东、香港和澳门三地的文化主管部门共同申报,国务院批准凉茶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代表作。但是,目前公开资料显示的内容中,在“凉茶配制”这一项目的说明性文字,并未有加多宝或其凉茶的任何记载。
姚先生认为,加多宝的凉茶产品违反了《广告法》第四条——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此外,姚先生还认为,加多宝还涉嫌违反《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多项法律法规。鉴于此,他要求加多宝召回“加多宝凉茶”产品、赔礼道歉并依法进行10倍赔偿。
8月14日,姚先生拿到了当地法院的受理案件通知书。法院认为该案符合法定受理条件,决定立案审理。
职业打假人再挥大旗
其实,并不是姚先生一个人在质疑。日前,对凉茶行业有多年关注的职业打假人刘殿林也加入其中。
据刘殿林介绍,他们共向全国县级市以上的工商部门发出举报信819封,其中收到电话和文字反馈100多个。“有的口头承诺,将会采取措施,目前还没有看到正式的文件性的东西。”刘殿林说。
据刘殿林介绍,凉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两种,一种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种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的必须由文化部报请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在2006年的5月20日就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名录,凉茶名列其中。但这并不是给某一个品牌或者某一个企业。
“所以,加多宝公司称加多宝凉茶获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有问题的)”,刘殿林说,第一,国务院批准的是整个凉茶行业。且是指一种地域文化的历史传承;第二,加多宝称“获准为”,按照辞海的解释,获准为是获得批准的意思,但是国务院并没有批准加多宝凉茶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刘殿林认为,这就是一种虚假宣传。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