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临沭县柳编老艺人守着家门编簸箕 人均年增收万元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23/2012 14:50:22   来源:中国经济网山东频道

      临沭白柳不仅可以编成普通的篮筐篓和高档的龙、孔雀、金鱼艺术品,而且可以编成簸箕、箢子、“泼儿筐”等传统工艺品。柳庄留守老人王洪尊靠编簸箕为生,一天编两个簸箕,有时编一个,按每个65元的价格批发给商贩,去除成本费8元,月挣一两千元。目前,柳庄还有100多位70岁上下的空巢老人,像王洪尊一样编簸箕度日,人均年增收万多元。

     “年轻人外出打工挣钱去了,剩下俺这些老弱守着家门编簸箕,多少能挣点钱,少给儿女添麻烦。”王洪尊耳朵有点儿背,说起话来大声大气。平时老王编簸箕在光线暗淡、又潮又湿的地窖里进行,为的是柳条柔软不劈折。今天为给笔者方便拍照,破例把摊子挪到了地面上演示。他使用的原料主要是白柳条和麻线,麻线把柳条系住做成茬子,少量的葛条、藤条、紫花槐沿边用,使簸箕更加柔韧结实。簸箕可以扬米去糠,收运垃圾,喜簸箕和“泼儿筐”是旧俗姑娘出嫁的陪送品,象征着夫妻团圆和睦、生子泼辣好养,在市场上的需求量很大。

     王洪尊拿出梁棍、垫棍、踏板和榔头,这是他编簸箕的四大基本工具。第一步工序是打麻线,取下一根根麻划开,用状似丫丫葫芦的拧子把麻打成线,然后将麻线缠绕在波锤子上备用。第二步是审条子,装簸箕。据王洪尊介绍说,要仔细审查柳条有无虫眼,一旦发现就要拣出来。还要看柳条的粗细、软硬,将之归类配对,柳条选好后要用清水浸泡软化。装簸箕的过程是用麻线把一根根柳条系住的过程,使用的柳条开始细,逐渐增粗,到中间最粗,过了中间再由粗到细,形成一种对称花纹图案。

     第三步装好条子后,用三块踏板子压在簸箕上,再用两脚踩住使之平展。手里拿个榔头,发现簸箕上不平的地方,就在相应的部位敲打找平。然后用藤条、葛根、紫花槐及粗大柳条划开的旋条沿边缠绕,加固簸箕周遭。第四步是整修洗刷。系编完工后要进行整修,修剪条茬,使其更光滑完美。洗刷时要把簸箕放在清水中,用刷子从正反两面细细地刷一遍,洗刷掉杂质灰尘。晾好后用硫磺熏蒸,能使簸箕色泽洁白好看。方法是把点燃的硫磺用瓦片扣住,使其只冒烟不冒火头,与成堆的簸箕相距30~40公分放置,硫磺与簸箕全部用塑料布蒙得严严实实。待到熏蒸成熟,单等客商来拉货了。

     “俺们村庄的柳条编织从唐朝就开始了,兴旺的时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光编簸箕的就有二三百人,近几年只剩下一些老把式了。”王洪尊老人的话语不无感慨,现在的青年人只顾外出打工挣钱多,没有人愿意学习这门费时间、挣钱少的地窖民间艺术。仅靠这些空巢老人编的簸箕、箢子、“泼儿筐”、升之类的稀罕物,在数量上、式样创新上远不能满足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各地市场的需求,成为当前迫待解决的柳编生产“瓶颈”问题。w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