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独木难支”,岳州扇路在何方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16/2012 16:41:47   来源:岳阳晚报

   

  绚丽多姿的民间艺术,展现了独特的湖湘文化魅力。自本周起,我们推出系列报道,向读者讲述继承和发扬的故事。

  走进岳州扇厂的大门,一座有些老旧的建筑里不时传来“吱吱”的机器声,楼道里的墙面发黄,玻璃窗也残缺不全,扇厂的破落,与岳州扇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显赫的名声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岳州扇是与苏州扇、杭州扇齐名的中国三大名扇之一,也是我市民间艺术的文化瑰宝,其纯手工艺制作的特色和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一直备受人们的青睐。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老一辈艺人的渐渐离去,岳州扇的传统技艺却不被年轻人看好,如何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成为日益凸显的话题。不仅仅是一把扇子

  “岳州扇不仅仅是一把扇子,也是一个蕴藏丰富文化内涵的载体。”岳州扇厂的老板唐立新介绍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岳州扇已从简单的纳凉工具,衍生出更多的功能来。

  广告扇目前成为岳州扇销售的主力军。很多大的品牌和集团公司都喜欢用岳州扇来打广告。去年,唐立新接到来自尼日利亚的一份订单,两派总统候选人将国旗的颜色和头像分别印在扇子上,给选举造势。

  当时扇子不以把计算,是以吨计算的,25吨的扇子让他忙得够呛,光空运费用就花了100多万。

  岳州扇已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独特魅力在于其丰富的文化价值。扇面上精致的图案,有着各种良好的寓意。不少前来岳阳旅游的游客,时常被岳州扇吸引。“用高档名贵材料如斑竹、乌木等做的岳州扇,配上名家字画,还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一位老工艺师傅说。

  有着380多年悠久历史的岳州扇,至今拥有着顽强的生命力。2009年,岳州扇制作工艺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去年,唐立新带领员工到深圳举行现场制作岳州扇活动,引来围观、学习的观众不计其数,当地媒体不惜版面竞相报道。

  2010年,中国扇子博物馆把岳州扇作为中国扇种的唯一收藏品收藏。同年10月,“中华老字号”上海商城把岳州扇列为首个陈列品。

  夏天是扇子销售的旺季,唐立新笑称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转。每年,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技艺面临失传

  生意越做越大,但唐立新却担忧起来,“现在这套技艺不为年轻人看好,一旦老一辈的艺人走后,技艺就要断层了,后果不堪设想。”

  岳州扇制作有72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是纯手工制作,活儿细,马虎不得,一个环节出现失误,整把扇子就要大打折扣。

  记者见到,在岳州扇厂,三楼不大的房间里挤着10多名制作纸扇的工作人员,下料、抓带、切头、上面、打边、检查质量、打包……这里是纸扇的“加工流水线”,每道工序由1到2个人负责,分工明确。房间里只有一台电风扇,高温难耐,豆大的汗珠不时地从工人的脸上渗出,他们只来得及用手背快速地抹一下,便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

  负责“切头”工序的周师傅告诉记者:“在这里工作的一般都是中年人,年轻人觉得枯燥,加上工作环境一般,待遇不算高,所以很少有年轻人学习和从事制扇工艺。”

  据他介绍,目前扇厂从事扇子制作的师傅不到100人,对整个制扇工艺流程了解的只有2人。

  75岁的彭明华就是其中一位。有着60年制扇经验的他,14岁就开始学习做扇子,是厂里资历最老的师傅。生活中,他除了做扇子,再没有别的爱好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原岳州扇厂兴盛的时候,彭明华带了几十个学徒,他说,现在基本上都改了行,几乎没有再做扇子的。

  年事已高的彭明华每天冒着酷暑,从5楼爬上爬下,因身体虚弱爬楼梯就要花很长时间,他对扇子的执着精神感动着唐立新。“首先把改善工厂的环境,再就联系市劳动局,准备开设岳州扇技艺培训班……”唐立新有一连串的计划等待实施,但由于资金的匮乏,他感到“独木难支”。不过他说,无论前方的路有多难走,他都坚定决心把扇厂经营好,希望政府及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支持,岳州扇的兴盛,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工艺师傅对纸扇进行切头。 w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