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笔尖上的传承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05/2012 16:17:55   来源:山东商报

  或疾徐、或顿挫、或转折……锋颖出色的毛笔最能写出锋韵与神采,书画家们挑选毛笔时对笔锋的要求尤其严格。

  在倡导书法课进校园的时候,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毛笔格外受到青睐。提起毛笔,人们一般会想到江南的湖笔,然而在我省菏泽市,也有一家专门制作毛笔的百年老字号——刘聚魁笔庄。

  “好的毛笔要具备尖、齐、圆、健四个特点”。眼前这位神采奕奕的老人便是如今“刘聚魁笔庄”的当家人刘家章,他一面将笔尖含在嘴里润湿,用舌头检验其质量,一面介绍说,“制作出一支好用的毛笔,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原材料要到特定的区域去精选,将狼毫、羊毛、石獾等等经过分毛、脱脂、去绒、齐毛等百余道工艺才能成品。”

  相传毛笔是秦朝大将蒙恬所创,刘家章的先祖刘寅见证并学习了制笔技术,这成为其后人的“传家宝”。刘氏制笔的第62代传人刘聚魁,于1890年辗转来到菏泽,在当时曹州府商业贸易最为繁盛的平正街(今南华北街11号)开设了以“刘聚魁笔庄”。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菏泽“刘聚魁笔庄”曾名噪一方,“当时为了买笔,有人甚至提前住进附近的旅馆里等,冯玉祥将军的秘书郑树屏也曾专门来菏泽买笔。”年近八旬的菏泽市民甄老先生对当年笔庄小木楼的繁华景象记忆犹新,“那时刘家的毛笔种类很多,生意格外兴隆,除本省外,江苏、河南、湖北来买笔的也大有人在。”后来由于公私合营等诸多原因,笔庄解散了,“刘聚魁笔庄”也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刘家章孩童时,笔庄在菏泽已经营了60余年。那时掌管笔庄生意的是他的父亲刘汝成和二叔刘汝生。自幼耳濡目染的熏陶,使刘家章对制笔有着浓厚的兴趣,接受父辈们的严格教导,掌握了传统工序。“尽管后来一直没有对外制作过毛笔,但几十年来父亲和我都没有放弃,父亲去世时惟一的愿望就是希望我们能把这门手艺振兴起来。”

  近年来,刘家章不忘父训,挑起了制笔传家的重任,“聚魁笔庄”重新开门纳客。他坚持每天制笔,每道工序都一丝不苟。学好全套制笔手艺要花三年时间,枯燥复杂的工艺,让许多年轻人望而止步,连刘家章的孩子也不愿做毛笔。如今,66岁的刘家章依然孤独地坚守着这门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