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化市东昌区石棚乡,提起当年的老潘家,老户村民仍记忆在心。“佟佳江硬笔手墨彩”这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就产生在通化地区早期的农民家庭中,在潘氏家族流传110余年,绘画技艺至今已经历了五代人。这一家族式独特的民间绘画艺术,现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自然美景萌发灵感
潘氏家族世世代代就居住在佟佳江(现浑江,满语称浑江为佟佳江)边,潘家人在生产、生活之余,就到佟佳江流域洗衣服、洗露天澡、捞鱼虾、抓蝲蛄、摸蛤蟆等,佟佳江流域的花草树木自然美景,引来了野鸡、野鸭子及各种鸟类。大自然赋予佟佳江流域得天独厚的景观,日积月累激发了绘画灵感。
为把所见、所闻、所感以硬笔手绘的形式记录下来,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家族式的、原生态的“佟佳江硬笔手墨彩”,这是潘氏家族世代相传且独具地域特色的民间绘画形式。
最早自家烧炭作画
佟佳江硬笔手墨彩”在潘氏家族流传110余年,绘画过程经历了五代人。早在1898年起,第一代绘画手法创始人为潘贵喜,当时家庭以种地为生,在田间地头休息时他经常用农具在地边勾绘图案,或用木棒在地上画风土民情画,因酷爱美术并能苦练斟酌,独创了用自家烧制的橡子树木炭棒在纸张上、树皮上、白布上绘画,这一绘画手法形成独特风格。
由于家族的传授和艺术熏陶,产生了第二代传承代表人潘禄,继承和发展了用自家烧制的橡子树木炭棒在白布上绘画手法,许多百姓把他们的画镶嵌在炕柜玻璃里、贴在墙上或锁在柜里收藏。
第三代传承代表人潘树清,他对硬笔手墨画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他绘画的主题为喜庆丰收、子孙满堂、年年有余、恭喜发财、招财进宝和吉祥如意等年画,深受当时百姓的喜爱。
今年70多岁的潘树清从小勤奋好学,酷爱美术,他继承了长辈的描绘风格,并独创了用黑墨水钢笔设计纯黑图案的绘画特色,提高了绘画艺术水平。老人有四个子女,他将佟佳江硬笔手墨彩传给了第四代传承人潘静。
硬笔手墨彩申报非遗
今年49岁的潘静现就职于通化市审计局,从小就被父亲的多才多艺所感染。“我记得父亲当年用铅笔和碳素墨水一起结合着画,那时他在电影放映队,需要自制幻灯片,我看我爸画的孙悟空惟妙惟肖,让我痴迷得不得了,我决心以后一定要跟父亲学会画画。”在潘静眼中父亲的形象一直高大,是家中最有才的。
我中专考入吉林冶金工业学校,在学校业余时间我就勾勾画画,但并没向其他人展示过,直到2006年的20年同学聚会她展示自己的画册,老同学们才知道我还有这一手,大家伙儿提醒我这是民间美术,属于原生态美术绘画,具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鼓励我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这样2010年我将佟佳江硬笔手墨彩申报了通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潘静说。
画作富含乡土气息
记者在潘静家看到,她的画册摆满了书柜,装订成册的作品有500余幅。铅笔、碳素笔、中性笔、中性彩笔、水彩笔、彩色荧光笔样样俱全,她思维敏捷,提笔就画,原生态的硬笔彩画活生生地跃然于纸上。
在书柜中,她拿出父亲早年珍藏的黑白作品让记者观看,《喜鹊登枝》、《牧童放牛》,这些作品线条细腻,构图大方、富有浓郁的乡村气息。“家里祖辈传下来的珍贵作品,还有我这么多年积累的作品都在1991年的一场大火中烧毁了,让我很心疼,现在家中幸存保留着父亲早年的几幅作品,尤为珍贵。”
潘静介绍,“佟佳江硬笔手墨彩”是较为形象的民间粗略原生态写实、写景、会意画,是家族式传承的独一无二的民间美术形式,这一原生态的民间美术文化产物,内容和想象力丰富,形式独特,手法细腻,线条色彩逼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是普通百姓可以广泛参加并加以传承的书画形式。
经过她的不懈努力,“佟佳江硬笔手墨彩”已发展为:《孝道篇》、《乡土篇》、《年画篇》等10多个系列500多幅作品。潘静为使“佟佳江硬笔手墨彩”得以传承和发展,已将所有作品扫描、打印并塑封成册,便于参展和参观,更便于教学和交流。现在,潘静把这一特色文化艺术传承给了第五代传承代表人——16岁的潘科成。“另外通化市还有二三十名学员正在学习硬笔手墨彩,他们目前基本功练习得都很好了。我准备培养这些孩子,使这一民间文化世代相传,生生不息!wj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