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多数茶饮料不标茶多酚含量 会误导消费者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5/25/2012 15:33:11   来源:厦门网

    市场

     都与茶“套近乎”

     配料表颇复杂

    厦门网-厦门晚报讯 随着气温日渐升高,喜欢喝茶的人开始将热情转向茶饮料。昨日,记者走访我市各大超市时发现,各种品牌的茶饮料已成为饮料柜中的“主角”,它们纷纷打出“原叶”、“自然”、“严选乌龙茶”、“好茶味”等旗号,与纯天然的茶“套近乎”。有的还在饮料瓶的显眼位置宣传茶叶的特点,如绿叶镶红边、慢揉细捻等。

    记者随意选取了4个品牌的5款茶饮料,仔细看其说明,包括康师傅在内的这些茶饮料,均未标明茶含量。

    多数茶饮料的配料表颇为复杂,表明茶饮料中含有各种成分,包括纯净水、白砂糖、柠檬酸、红茶粉、柠檬酸钠、精制盐、维生素C、焦糖色、食用香精等,但未标明含量。对茶多酚的含量,也并没有具体说明。关于茶饮料的性质,有的称是“调味茶饮品”、有的称是“复合茶饮料”、有的称是“原味茶饮料”,有的称是“柠檬味茶饮料”,有的又称是“茉莉花味绿茶饮料”,令人难以理解其含意。

    标准

     茶多酚含量低

     只能算调味茶饮料

    记者查阅资料得知,2008年我国出台了茶饮料国家标准,其中涉及原料、品名和成分含量的相关规定。在这个标准中,将茶饮料分为茶饮料(茶汤)、调味茶饮料、复(混)合茶饮料等三类。对于茶饮料(茶汤),要求茶多酚的含量须≥300mg/kg,其中绿茶饮料的茶多酚含量须≥500mg/kg。茶多酚含量若不达标,则只能被归为茶味饮料。

    记者遍查超市中的各类以“茶”面目示人的茶饮料,发现只有一款标明茶多酚含量,这款农夫山泉的茶饮料,标明的含量是180mg/kg,并自称是“调味茶饮料”。

    香港一家茶饮料生产企业的供应商杨先生表示,调味茶饮料之所以不标明茶含量,主要因其中的茶含量微乎其微甚至没有茶。

    集美轻工学校肖育发老师向记者介绍,他们学校的老师曾经成功地用各种添加剂,不需一片茶叶就调制出“茶饮料”。

   揭秘

     纯茶饮料

     成本是调味茶的几十倍

    令人困惑的是,我国的茶叶产量极大,低端茶叶价格极其便宜,如夏暑茶,有的一斤只需十几元。我国每年都出口大量茶叶供国外生产茶饮料。那么,为什么调味茶还是要“弃茶叶用添加剂”呢?

    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曾负责茶叶浓缩液生产的彭三弟先生介绍,茶饮料的工艺起源于国外。在日本和我国的台湾,茶饮料的市场份额极大。日本和我国台湾的茶饮料中,纯茶饮料是主流,其主要成分是茶叶。因茶的保健功能主要归功于茶多酚,而国内占主流的调味茶饮料茶多酚很少。

    彭三弟说,要生产优质茶饮料,工艺颇为复杂,需要经过科学的加工,通过科学的配方、现代生物发酵、数字化的萃取技术提纯、标准化生产,才能将茶叶的风味和营养保留在茶饮料中。由于茶多酚会氧化,茶饮料往往会较混浊,需应用超滤技术使其纯净,但这又会损失香气。此外,在茶饮料生产过程中生物发酵过程非常重要。茶饮料的风味要保持不变,就需要通过科学的生物发酵,不科学的发酵方式可能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如此算下来,购买茶叶、设备等等的费用,使得制作一瓶纯茶饮料的成本,可能是制作“化学茶”饮料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上述香港茶饮料生产企业原料供应商杨先生说,在日本,茶饮料以天然成分为主,无糖或低糖。但在我国大陆,不少消费者喜欢喝甜度高、香气足的饮料,客观上也“诱惑”厂家多使用添加剂。此外,这几年,人工、原材料等各项成本都在提升,但在国内,由于竞争激烈,饮料一直没有涨价,零售价始终是两元多一瓶。厂家被逼不断压低成本,在茶饮料中使用的添加剂越来越多,而茶叶成分越来越少。而多数消费者并不了解,冲着一个“茶”字,以为其对健康有利就喝得不亦乐乎。

    消费者反应

     茶饮料不标明茶含量

     会误导消费者

    多数消费者认为,爱喝茶的人之所以选择茶饮料,是因为可免去泡茶的麻烦又可喝到茶叶中的茶多酚等有益成分。而调味茶饮料中茶的含量微乎其微,却大张旗鼓宣传茶的种种优点,这其实是在误导消费者。

    他们建议,国家应规定,不论是茶饮料还是调味茶饮料,都应标明其中的茶含量。此外,茶饮料中添加各种化学物质,例如香精,使茶饮料具有茶的风味,成本极低,口味也好,能满足很大一部分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但这些添加物、香精和色素对人体没有任何营养。对它们的管理是否严格,企业能否做到安全添加都令消费者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