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视主持人赵普在微博上爆料称,老酸奶和果冻很可能是破皮鞋制成。他称,这才是今年3•15晚会重头戏,可惜没播。据悉,合格的明胶是从动物鲜皮、骨料内提胶。但为了降低成本,国内很多厂家用破皮鞋、烂皮革等作为生产原料。
记者调查采访后发现,食品级明胶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需要提防的是由皮革下脚料制成的工业明胶。但无论是乳业专家还是当年深入调查的记者均表示,在三聚氰胺事件后,“皮革奶”已经少有耳闻,近两年再未接到爆料,尽管不排除仍有小作坊、小工厂在违法操作,但外界质疑其为乳制品行业“潜规则”的说法属过度夸张。(综合中国经济网、新华网报道)
果冻和老酸奶被曝添加工业明胶一事有了新进展,亲亲果冻、新希望等知名食品生产企业和部分专家相继出来解释称,大企业不会为了几块钱的成本差价去干“添加工业明胶”这种损害企业声誉的事情,但不排除个别小企业受利润驱使沾惹这种带“血”的买卖,但不能就此质疑整个行业;也有媒体同行批评赵普的言论不负责任,在没有掌握任何切实证据的情况下用一句话就枪毙了一个行业。舆论关注的焦点由是转向了添加工业明胶是行业潜规则还是个别企业的非法行为。
当前的主流观点更倾向于“个别事件”,这或许是对老酸奶行业添加工业明胶的现状较为精准的认识,但并不意味着监管可以掉以轻心、消费者能放松警惕。“个别”一词尽管包含了事件发生的小概率和危害的影响尚且局限在小范围内之意,但同时也承认了非法添加工业明胶现象是“铁一样的事实”,反映出消费者群体中的一部分,尤其是农村消费者正在或已经深受其害。也许很多人都会被“个别”两字忽悠,以为危害范围小,远不能蔓延到自己身上就无须忧虑,他们多半是忘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教训。
据了解,我国每年面临1万吨食用明胶的缺口,加上食用明胶与工业明胶存在较大价差,客观上为工业明胶流入食物链创造了条件。在林林总总的食品生产企业中,正规大型的企业只占少数,大多数都是小作坊、小企业。相比大企业,小企业对成本的承压和消化能力更弱。出于减轻成本扩大利润的考虑,已有部分小企业染指了非法添加工业明胶的勾当,谁能保证剩下的小企业在将来依然能“洁身自好”,不为利润所动?如果社会继续容忍“个别现象”放任自流,那么当前个别小企业的违法行为会在将来传染给更多的小企业,以致最后演变成行业的“潜规则”,这不是没有可能。到那时候垮掉的,不只是正规的、合法秉公守法的食品企业,还有行业的发展、消费者的健康和政府的公信力。
仔细回想下,工业明胶似乎不只坑害了老酸奶和果冻,近的有今年三月《镇江:疑现明胶银鱼 工商部门突击检查》的报道,稍远一点的有天津“注胶虾”事件,看来工业明胶已经潜伏进食品行业的多个领域。
有资料显示,“目前市场上的明胶质量参差不齐,大量不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劣质明胶产品充斥市场,甚至一些生产企业为谋取暴利用工业胶或制革厂的含铬皮所制的皮胶冒充药用明胶和食品明胶销售”。
混乱的明胶行业亟待加强监管与规范。老酸奶被曝添加工业明胶的事件,表面上看暴露的是酸奶行业的短板,但综合鱼虾等水产品也有工业明胶混迹其中的现象来分析,背后隐藏的,是工业明胶代替食用明胶流入食物链的可怕黑洞。忽视对明胶行业的整顿监管只单加强老酸奶等食品行业的规范,恐怕不能把工业明胶彻底地赶出食品领域。
工业明胶和食用明胶之间交叉替代的“交易”是如何产生的,弄清楚这个问题,或许是清除工业明胶制酸奶现象的前提。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