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高龄奶牛打激素 奶牛乳炎注射大量抗生素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4/25/2012 14:49:22   来源:食品商务网

  

   一条非专业人士的实名微博爆料,令2010年的圣元疑似“激素门”之后,中国乳业再次引发激素地震。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上周称,国内许多高龄奶牛靠激素才能产奶,而养殖户为治愈奶牛因超标挤奶引发的乳房发炎,又让奶牛注射大剂量抗生素。结论是,在激素和抗生素双重作用下,国内的牛奶真是喝不得!

     与此同时,卫生部又向质检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牛初乳产品适用标准的复函,要求9月1日起,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网间已有传言称,此政策的出台是因初乳激素水平较高。虽然业内人士杨华(化名)向南都记者透露,这一监督函的出台无非是各相关部门对于未纳入婴幼儿配方食品添加国标的成分都不愿担责所致。孰是孰非或许尚要留待乳品专家讨论。但毫无疑问,国内乳业乃至婴幼儿营养补充剂行业将因此遭遇重创。

        激素一直未纳入常规检测

   “一次聚会,某同学告诉我,国产鲜奶除少数品牌外不能喝。许多高龄奶牛靠激素才能产奶,而且有奶牛反复超标挤奶,乳房发炎,服大剂量抗生素。女婴早熟就是这原因。”“行外人”何兵一条微博被转发超5万次,评论上万条。

      虽然激素与抗生素并非何种新鲜话题,但依然一石激起千层浪。尤其有2010年8月的圣元事件在前,三聚氰胺之后,国产奶不能喝的说法再度被提及。“其实圣元事件后,卫生部一度召开长达2个多小时的答疑会,表示20个品牌的抽检都没有任何问题,个人觉得只是在令公众安心。”有不具名业内专家向南都记者表示,究竟是否会因为在饲料中添加激素,或打催奶针而直接导致婴幼儿性早熟,业内尚存在不同看法,但其认为部分产品中确实可能存在外源性激素。

   “2008年以前确实存在高龄奶牛产奶的情况,但之后加大了劣质奶牛淘汰力度,目前基本不存在。”中国奶业协会方面回应称,且科学研究表明,添加雌激素会抑制奶牛催产素的分泌,不能提高产奶量。某本土乳企则告诉记者,除非是手动挤奶,自动挤奶会在奶牛快没奶时脱杯,“超标挤奶已被自动预防了,而因乳房发炎注射抗生素期间,大牧场的奶牛都不能进行挤奶和加工生产,当然也不排除零散的奶农隐瞒情况。”

      “奶牛的奶产量到5-6年后就会降低,此时大的牛场一般会将这种奶牛淘汰,因为这些牛消耗的会比产出的奶的价值更高,得不偿失。”从化燕都牛奶场董事长李玉奇向南都记者表示,但小的牛场牛本来就很少,再加上奶牛的产量低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也会打催奶针,然后作为正常奶卖出去“不过三聚氰胺之后,至少广东已不存在这种现象。”

    记者了解到,所谓的催奶针就是含有黄体酮、苯甲酸雌二醇等成分。据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介绍,所谓的“牛奶激素”其实是牛的生长激素,而不是外界想象中的“性激素”。这种生长激素是通过生物技术合成出来的蛋白质,被称为“重组牛生长激素”(rbG H )。如果在奶牛到达70天的最大产奶量之前注射rbG H,就能延缓其泌乳水平下降速度,产奶量可以增加11%-25%。“美国FD A批准了rbG H的使用,但由于其独家生产商孟山都在消费者中的口碑不太好,美国社会的非议也一直不断。”事实 上 ,由 于 天然的牛奶中含 有 牛 生长 激 素(bG H ),没 有 任何 技术可以将之与rbG H区别开,有的牛奶生产厂家打出“不含激素”的标签,被F D A禁止,后又打出“不含rbG H”的标注,也遭到孟山都起诉,称其暗示了rbG H“有问题”,最终双方和解,标注下再用小字说明“FD A认定:使用或者不使用rbG H的牛奶没有实际上的差异”。

   “关键是激素一直未纳入乳品的日常检测。”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对激素的检测、监控是国内的盲区。而早在圣元事件时,食品安全国家评审委员会检验方法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邵兵就表示,从技术上说,可以把奶粉激素的检测纳入,但要使用同位素,检测方法复杂,成本昂贵,因此数年来一直未见动静。

      牛初乳市场10年增10倍

     激素事件旧话重提次日,蒙牛、伊利、光明、三元、贝因美(002570)等上市乳企均遭遇1 .6%-3 .6%的跌幅。而另一桩传言亦是与激素相关,卫生部监督函显示,自9月1日起,牛初乳不得添加入婴儿配方食品之中。

   “事实上,卫生部并未对牛初乳产品本身的安全性提出非议,这不过是去年8月开始部分牛初乳复合粉被卡在海关的后续。”杨华向南都记者透露,卫生部2010年4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乳》G B 19301-2010中规定“产犊后七天的初乳”不应用作生乳,而同期发布的国标《乳粉》G B19644-2010则规定,乳粉是以生牛羊乳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粉状产品“本来这两个规定之间就有矛盾,再加上牛初乳并不在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 B2760和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 B14880之中,因此卫生部觉得难以界定,所以才禁止将之添加进婴幼儿食品当中。”其告诉记者称,更关键的是,按照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2005年发布的《牛初乳粉》标准R H B602-2005,关键指标是蛋白质含量不小于40%,免疫球蛋白IgG不小于10%,“但部分牛初乳复合粉中,可能300G只含10G牛初乳,自然难以达到这两个指标。这种情况下,按照奶粉的标准看,牛初乳属于非标食品,不在可添加范畴,按照牛初乳粉的标准看,这部分产品又达不到标准,属于监管空白。”

   “因为小包装形式更能保证牛初乳中活性成分的安全,我们之前也从来没有把牛初乳添加到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新西兰牛初乳中激素(脂溶性)属内源性的,经过脱脂等工业加工程序就都已经去除了,我公司产品每次检测结果都没有激素。”生命阳光(中国)执行董事纪志东表示。记者注意到,另一牛初乳纯粉重要生产企业亨氏眼下在售的也有售价368元的60G纯牛初乳粉,和248元的48G牛初乳配方粉两种产品,蛋白质含量在80-81G,只是IgG含量分别在18G和10G。其产品形式与生命阳光基本一致,而没有百立乐、妈喃、蕊盛蕊、纽瑞滋等复合粉或添加了牛初乳的配方粉之类产品。亨氏方面亦向南都记者表示,新规不会对旗下纯粉产品产生影响,“这部分只属于普通食品”。

   “2000年时国内牛初乳市场不过2亿-3亿元,到了2002年、2003年已有两三倍增速,估计至今或有50亿市场规模,10年内增长了十倍。”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对于仅涉足牛初乳产品的企业来说,新规影响不大,但将婴幼儿牛初乳产品作为重点的企业就不得不面临转型。

       链接

       什么是牛初乳

     母牛产犊后3天内的乳汁与普通牛乳明显不同,称之为牛初乳。牛初乳蛋白质含量较高,而脂肪和糖含量较低。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发现牛初乳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含有大量的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如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类胰岛素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等,经科学实验证明具有免疫调节、改善胃肠道、促进生长发育、改善衰老症状、抑制多种病菌等生理活性功能,被誉为“21世纪的保健食品”。大约在2000年时,国内牛初乳市场总值大约只有两三亿元,到了2002年、2003年,已有两三倍的增长速度。王丁棉估计,该行业发展至今,在国内大约已经形成五六十亿元的市场。十余年间,增长了20倍。

    2012年4月,卫生部表示,婴儿奶粉将禁添牛初乳,该新规将于2012年9月1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