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行业的深度调整仍在继续,在2011年12月创出1198万台的工业库存的纪录后,调查机构产业在线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1月全行业的内销和出口分别大降26.6%和25.9%。在空调业“内外销双双下滑”背后,正是我国空调业遭遇家电刺激政策接连退出、房地产调控和市场需求提前释放等引发的需求低迷、欧美债务危机引发的海外购买力减弱等连环冲击,高库存成为空调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
库存创5年来新高
据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国内空调企业库存量突破1198万台,超过金融危机冲击下的2008年2月时的1174万台历史高点。如果再加上全国商家的库存量,2012年初,国内空调业面临的库存压力高达2200万台,创出了近5年来的新高。中怡康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1年底,空调业连续6个月呈现负增长;2012冷年开始以来的五个月,空调出口量同比下滑15.8%,遭遇“五连跌”。
“2012冷年的不利开局或许标志着空调业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国都证券研究员杨志刚指出,空调的生产、内销、出口量增速都出现明显下降,同时,工厂和渠道的整体库存同比大幅上升至2200万台的高位,对企业在2012年的增产和销售渠道构成明显压力。
全行业持续负增长
其实家用空调的负增长是从去年8月就开始的,最初是海外市场的负增长,而进入10月内销也出现了两年内第一次负增长。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1月全国空调产量为558.2万台,较去年同期下降45.4%;总销量为705.4万台,同比下降26.2%。分析人士表示,“由于行业的高库存,今年1月所有的企业都开始清库存,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减少产量,今年1月空调产量同步跌幅达到45.36%,而由于春节因素空调的出口首次超过内销,当其内销只有304.8万台,显然这也是两年来的最低月度内销数据。”
即便如此,2012年第一季度家用空调行业的负增长是必然的,尤其是在节能惠民政策退出后各企业获得政府补贴减少,其利润情况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与此同时,空调行业的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依然在上升,苏宁电器上周发布的《2012空调白皮书》显示,自去年12月以来,铜价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每吨价格从去年12月20日到今年2月20日,上涨了4600元左右。与此同时,“用工荒”现象依然存在,空调企业用工成本仍将延续上涨态势,给企业运营成本带来不小压力。
从保规模到保利润
回顾过去10年发展历程,周期性调整已成为国内所有空调企业无法逃脱的定律。自2000年至2004年、2006年至2007年、2009年至2011年期间,我国空调业经历三次周期性上涨,也在2005年、2008年、2012年跌入周期性回落谷底。奥维咨询(AVC)学院院长、助理总经理张彦斌认为,空调行业有“每高速增长两年,便会出现回调或增速放缓一年”的规律,经过2010、2011两年的高速增长,2012年出现调整的概率比较高。
不过,如何在“周期性回落”中找到企业“弯道超车、逆势抢跑”的机会,成为今年以来国内各大空调巨头们争相抢夺的焦点。 抛弃传统的“规模化扩张价格驱动”、构建“科技创新驱动市场发展”则成为行业龙头企业的主要手段。
在张彦斌看来,“城市淘汰更新需求、城镇保有量增加需求、农村保有量增加需求、新增商品房带动需求和新增保障房带动需求,将会在2012年推动我国空调业增长维持在稳定水平。”
美的制冷家电集团中国营销总部副总裁王金亮也表示,“行业衰退的因素是多方面也不是企业可以完全控制的,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只有采取保利润的政策,在这次行业负增长中才可以生存下来,而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也显示出一线品牌的优势。”
行业集中度再提高
显然空调行业的全行业负增长仍在继续,不过龙头企业还是保持了不错的盈利,而且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今年空调市场进入调整期,空调业增长可能放缓。但产能过剩导致的竞争将使行业继续洗牌,部分品牌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上海证券分析师邓永康认为,在这种行业形势下,美的、格力、海尔等行业龙头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也认为,“空调寒冬对于其它企业是危,对于格力空调则是扩大发展的大机遇”。
空调龙头企业的表现也的确显著优于行业总体表现。1月份国内主要空调企业出现空调出货量全线下滑的情况,但龙头企业仍表现出好于行业的现象。格力、海尔的内销降幅较小,分别下降6.7%和8%,远低于行业降幅。而美的由于自身战略调整的原因,保持行业平均水平。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