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下午,佛山市科技局召开了“佛山市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指导意见专家论证会”,产生了关于陶瓷行业的《佛山市陶瓷产业技术升级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提出,佛山陶瓷产业技术升级要以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重点提高设计和研发的创新能力,重点推进绿色、低碳化技术的开发和推广,重点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协同发展,即“一个中心,三个重点”,促进陶瓷产业走上创新型、效益型、集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
2月16日下午,佛山市科技局召开了“佛山市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指导意见专家论证会”,涉及陶瓷、木工机械、铝型材、白色家电、纺织五大行业,由胡学俊局长亲自主持。其中,关于陶瓷行业的《佛山市陶瓷产业技术升级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讨论,参与人员包括起草方:于伟东、程晓勤、蔡晓峰,专家:陈振广、郑晓梅、尹虹、尹育航、冯炎柱、孔海发等。在课题组报告《指导意见》编写情况后,专家组发表意见、课题组回应再相互讨论,最后由专家组行程书面意见。
进行讨论的《意见》指出“十一五”期间,通过近五年的整顿提升和双转移,“佛山陶瓷”步入了由大变强的新阶段。目前,全市保留建陶生产企业62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5件、“中国名牌”产品8个,占全国同行业的70%;与 2005年相比,全市的建陶产量下降了38%,产值增加了33%,单位GDP能耗下降了25%;佛山陶瓷总部基地格局初显端倪,佛山企业在埠外的建陶产能已远超埠内的产能,“佛山陶瓷”的总量分别占全国和全球建陶产量的50%和25%以上。佛山陶瓷产业链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商贸、会展等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和大幅提升。2010年,佛山已建成的各类展馆、展厅和商务中心等总建筑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进驻的陶瓷营销商家超过1100家,荣获“中国陶瓷商贸之都”的称号,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卫生陶瓷展贸商务中心;佛山的陶瓷装备制造业、配套化工业、出口等各项服务业的规模与水平均为国内第一。同时,佛山陶瓷产业在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和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加快转变陶瓷产业发展方式,不仅是当代佛山人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也是佛山建设现代文明城市的必然要求;不仅关乎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影响着整个佛山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与城市形象的塑造提升。其中,产业技术升级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内容,具有非常重大的实际意义。
而目前佛山陶瓷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一是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尤其是创意设计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较缓;二是特种陶瓷制造业比重偏少,投入和支撑力度仍然较弱;三是工艺美术陶瓷业的比重偏小,发展潜力仍未充分发挥。
此外,产业效益仍然不高。产品同质化现象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严重影响了陶瓷产业的经济社会效益:一是制约了品牌价值提升,加剧了低价无序竞争;二是导致了佛山陶瓷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够强劲,提升依然乏力;三是造成了陶瓷产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缓慢,与佛山城市发展对土地、交通、能源等资源供给与利用效益的快速增长要求之间的差距正逐步加大。
目前陶瓷产业的现代化进展也比较缓慢。一是陶瓷产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问题尚未解决,随着生态城市建设对环境要求的进一步提高,陶瓷产业必将面临更大的环保压力;二是陶瓷产业的自动化、智能化、集约化水平仍然偏低,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性依然是制约资源利用效益的重要因素;三是用工成本增高和改善工作环境对陶瓷工业的现代化提出了更快更高的要求。加快陶瓷产业技术升级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意见》提出,佛山陶瓷产业技术升级要以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重点提高设计和研发的创新能力,重点推进绿色、低碳化技术的开发和推广,重点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协同发展,即“一个中心,三个重点”,促进陶瓷产业走上创新型、效益型、集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到2015年时,佛山市陶瓷产业的增加值和利税增长20%,新技术、新产品贡献率达到60%以上,GTP(万元工业产值)能耗下降12.3%;陶瓷产业结构明显转变,陶瓷现代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产业高端和技术与装备输出占全行业增加值的比重大幅提升。
其中,围绕“一个中心,三个重点”,将以中国科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陕西科技大学等省部重点高校为技术支持,佛山市陶瓷龙头企业为主要技术来源单位和实施主体,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重点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优化产品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和发展。
在“十二五”期间,要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品设计开发和制造衔接技术、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种陶瓷技术、陶瓷生产和营销环节的数字化技术的全面发展。促进低碳绿色技术发展,提升陶瓷产业节能减排水平,加速陶瓷原料的绿色化和高效利用技术、陶瓷产品的薄型化和轻量化技术、陶瓷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节能技术、陶瓷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等的普及,同时加快陶瓷喷墨打印技术和装备等的创新。
为实现《意见》中的目标,政府也将出台相应的政策扶持。在财政上,全市各级财政原则上按照陶瓷产业纳税总额的5%设立专项,用于支持陶瓷产业技术升级计划重点项目的实施。将自主创新和固废利用的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给予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的扶持政策。对超过全市平均售价50%的新产品,按征收相应企业所得税中超过部分20%的比例给予财政资金奖励。将技术服务和成果转让的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先征后返”政策,调整为在市区科技主管部门经过合同认可登记并缴纳有关印花税后“即征即返”。对城市污泥、河涌淤泥和工业固废等利用率超过30%的陶瓷产品给予免收排污费的优惠政策以及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即征即返的免税政策。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