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是个大工程,一蹴而就似乎并不现实,而用户在IT投入上的谨慎态度更让分步过渡成为必要。在2012年一月的报告中,Gartner又把之前所做的2012年全球IT支出增长达4.6%的预期下调到3.7%。计算机硬件、企业软件、IT服务和通信设备及服务等主要4个技术领域低于之前的预测。在面对趋势确定但是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用户应该如何选择呢?
高辉:在《网络世界》刚刚对数据中心网络架构进行的报道中,现在市场上明确提出来数据中心架构解决方案的厂商有11家,其中也包括锐捷。您怎么概括锐捷网络的数据中心和云网络方案的特点以及对用户的特别意义?
杨红飞:锐捷的方案有两个关键点,虚拟化和大二层架构。我们认为云计算和以往的网络架构有所不同,云计算是让客户的IT应用更丰富。其实架构是为应用服务的,我们首先关心客户的应用,如果应用能用起来,我们再看用什么样的架构更好。这是第一点。此外,在与用户沟通的时候,我们更关注用户的应用,因为在实际操作中,用户要把现有的IT迁移到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时候还是很担心的。比如说政府客户,政府的电子政务外网每个市都有数据中心,为所有的委办局服务。如果建设一个云计算数据中心,然后把各个地方数据汇总上来,用更新的架构服务,这样可以节约成本,运维效率更高。用户很感兴趣,但是要问一连串问题“你说的是真的假的?行不行?你们有没有什么案例?如果要过渡过去我们要分几步走?每一步要实现什么?”所以我们更考虑如何帮助用户从现有的网络如何过渡迁移到云计算数据中心。
2012年我们会在整个产品线发布一个“融合网络”,这个网络不是三网融合的融合,而指的是把目前使用的网络与未来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网络融合,让用户经历一个过渡的阶段。用户可以在现有的架构上做一些改动,为未来应用云计算架构打下基础,也更坚定用户对云计算的信心。
高辉:您能不能再详细解释一下刚才“融合网络”,这个网络的细节是什么呢?
杨红飞:我可以举一个高校的例子。通常一个普通的大学数据中心,服务器大概在一百台到两百台左右,规模不是特别大。在这种情况下它如何构建云计算数据中心?这时候客户就提出来,能否有一个过渡方案,可以把云计算跟传统网络融合。通常的情况,核心交换机是整个网络里面花费最高,同时技术特性也是最丰富的,像现在锐捷的RG—S12000有支持单板48口万兆的。用户希望把一部分性能为传统的以太网提供服务,另外一部分为云计算数据中心提供服务,这样就可以更快一步把云计算用起来,在应用成熟之后再往纯云计算数据中心迁移。在做数据中心与云计算产品这一年,我们发现有这样想法的用户非常多。因为真正的互联网企业像阿里、腾讯可以投资建数千台服务器,这样的客户太少了,我们有大量的客户其实就是只有几十台或者几百台服务器,即使逼着他建一个纯云计算数据中心他会不愿意的,会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和置疑。锐捷这次推出的“融合网络”方案不需要衔接,它就是一台设备可以两边都使用。从我们跟客户的沟通来说,这种方式更切合客户的实际需要。
高辉:但是企业网和数据中心网络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您是如何把不同的特性定位在一个产品上面呢?
杨红飞:我们通过不同类型的线卡来进行支撑,EA卡连接传统以太网、DA卡连接服务器数据中心。锐捷这个产品方案最大的特点就是升级灵活,保护客户投资。我们发现用户在进行IT购买的过程中是非常实际的。但是融合在一起以后用户就比较愿意接受。企业网核心可以随时被改掉,改掉之后云计算就可以用起来,虽然性能上会有一定衰减,但是用户一般比较认可,他们可以在不断改造中升级。锐捷这个设备将来要做数据中心的时候,可以把所有的连接卡拔掉,全部插DA卡就变成了纯数据中心交换机了。从客户的投资保护上来讲也是最便捷的。如果服务器的规模在两三百台以下用这个方案非常好,如果更大一点我们会推荐客户部署纯数据中心的方式。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