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光”点:
很多人一度摸不着头脑,曾被广泛绘声绘色地描画得前景多么美好的LED行业,何以会步步逼近寒冬?大家都看好的企业老板怎么就“跑路”了?偌大的工厂怎么说倒就倒闭了?规则、标准还酝酿在腹中之际,市场、技术也没有成熟之前就“大干快上”固然是当中的主因,而所谓的补贴政策,没想到也为这个行业的萎顿助了一臂之力。政府的大力扶持,竟变成“慈母多败儿”的举动,沦为许多企业“堕落”的温床。因此,才会有出现业内“不找市场,找市长”这么叫人尴尬难堪的口号。也因为有着这样的恶性循环的催化作用下,才让LED一步步地加速地走向“失明”。
补品变毒药,这在LED照明行业,已经成为事实。政府补贴本是应成为助力行业发展的良好驱动因素,到头来,却成为企业盲目扩张、产业畸形发展的温床,令人扼腕。
新能源发展离不开政府补贴,但政府补贴政策需要贯彻效率原则,政策实施要依靠竞争和比较机制,并应体现阶段性变化,不断降低补贴幅度,尽可能减轻因发展新能源给国民经济带来的负担。
一些地方政府对采购LED上游设备的补贴高达30%-70%,表面上是双赢之举,企业大大降低了投资的成本,政府则借此完成了招商引资和所谓的产业升级。但在民用市场尚待启动、LED照明总体需求尚不明朗之际,地方政府这种“招商思维”下的补贴很容易导致产能过剩。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济成就表明,在很多行业领域最终还是要靠“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而言,LED照明的政府补贴应该寻找更加恰当的方式和节奏。
“十城万盏”第二轮试点城市调研启动
摘要:受科技部高新司委托,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于2011年11月22日正式展开了第二轮“十城万盏”试点城市情况现场调研。
阿拉丁“光”点:
“十城万盏”的作用一直颇有争议。然而,一个新产品出来了合不合用、好不好用,不经试点的测试运用,在实际的大面积应用中找问题,又似乎别无他法。原则上,类似“十城万盏”的试点工作,对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确实是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今,正值第二轮的调研再次启动,作为业内人士大伙儿都但盼在试点过程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能通过这次调研准确了解产业情况。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并能积极妥善处理,真正得到更多实质性的进展,以为日后行业的更顺利发展铺平道路。
面对“‘十城万盏’第二轮试点城市调研启动”,阿拉丁照明网做了一个网友调查(http://bbs.alighting.cn/showtopic-126489.aspx),不少业内人士对第二轮“十城万盏”的启动,表示看好。
随着LED大功率照明产品技术的不断进步,节能效果越发明显,技术瓶颈日益减少,技术日趋成熟的LED照明产品日渐更适用于道路照明;在政府的推动及LED企业的重视,想必定能使“十城万盏”在两年后更加成熟稳定推进。
2011年即将过去了,每逢年近岁晚之际,大家也都乐于用各种“解码”、“解构”去回顾既往。古人说以历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纵观今年内照明行业的发展轨迹史,分析其中的奥妙,大概也是多少可以为明年或未来的发展路向提供某些有益的借镜。作为业内人士,2011年LED照明市场发展现状,大家都有目共睹,这里也不需再做赘言。但有一点,笔者是也大感赞同的:尽管2011年的发展不如人意,相比2010年喧闹浮躁,2011年的LED照明的市场倒还真是成稳了许多。大多人都在低迷的一年里学会了面对现实,开始戒骄戒躁、实事求是。毋庸置疑,要解决现实问题,首要的是能够直面现实。相信这将是本年度业界的重要收获之一。
从没有哪个行业如LED这样,在我国一经问世,就发展得风生水起、如火如荼。年关将至,回头看看今年的LED行业,这一年LED照明企业过得不容易:国外客户要求越来越高,国内市场还没有醒,经销渠道如火如荼的开展,点布到位了,可是销量平平,而且 LED的价格却在下滑,利润越来越少。
但是,LED作为新兴产业,仍被国内市场所看好。受国际经济大环境所影响,我国LED照明企业虽有倒闭的、跑路的,但大多数LED照明企业仍心怀梦想,期盼着来日一展拳脚。在专家所预期的2012年LED行业大洗牌后,我们也期待行业净化,LED市场更加光明。
节能灯能效新国家标准即将出台
摘要:记者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获悉,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电光源研究所等单位共同修订的GB 19044《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国家标准,已经完成征求意见。
阿拉丁“光”点:
“节能灯不节能”跟“吃鱼没鱼味”、“吃鸡没鸡味”同出一辙,一句极度讽刺的评价。名不副实的货色谁还会长期买帐?可惜北京、广东等地最近的节能灯抽检中,主要的质量问题集中在节能与否这个层面上。虽然有陈燕生先生等权威人士发话:“现在节能灯的质量已经很好了,正规企业的产品质量都没有问题,只有一些小厂家的产品还不是很规范。”但吃过节能灯质量问题大亏的普通消费者,要重拾其磨灭的信心,还是期待即将出台的“节能灯能效新国家标准”能有所作为。
新标准提高了节能灯的节能门槛,光效的要求也更高,这使我国节能产业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对广大节能灯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更使得有着“节能灯到底节不节能?”质疑声音的人,解除了些许疑虑。但仍疑虑未得到消除——节能灯生产及回收环节的节能指标如何确定?有待政策法规的逐步改进与完善。
在中国,节能灯市场的增速相当快,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在技术,而在于市场机制不健全。提高节能灯整体质量水平,关键是要建立合理而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标准,提高节能灯企业的准入门槛,从根本上杜绝小作坊式的企业进入节能灯生产领域。
吴玲:产业发展需要联合创新
摘要:今年以来,受国际经济形势动荡及国内信贷趋紧的影响,国内多数半导体照明企业的盈利低于预期,而在应用市场还未真正打开的情况下,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面临着新一轮的严峻挑战。
阿拉丁“光”点:
大家都晓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也知道LED产业的良好发展不是一两家、一两国的企业做得好就能成事。携手共进,有时比各自为营斗个天昏地暗来得凑效。但毕竟是“同行如敌国”,置身于这个行业的洪流中,骨子里就是竞争对手的关系,生产技术、营销策略等等什么的,都是牵涉广泛并有着相关利益冲突的“商业机密”。
产业的发展是需要联合创新,话是不假,但如何真正将业内人士凝聚起来,通力合作,确实还得要好好斟酌,找出合乎实际的发展道路。当然了,半导体照明的技术和应用,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纷繁复杂的金融和经济形势下,业界确实是更应以开放、合作共赢的心态,来共同促进全球技术的发展,来谋取更好的出路。
在经济、产业全球化的当今社会,LED照明产业的发展,需要联合创新才能达到合作共赢,也只有联合创新才能做到业内领先。
LED企业应以市场为先导,以迅速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解决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为目标,围绕产业链和技术创新链,整合优势资源,实现跨领域、跨学科的全产业链联合,建立体制机制创新的联合、开放、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的公共技术研发平台。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