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入侵,中国五金工具行业的江山地位’不保’,奋起而争是必然结果,就看五金老字号、五金新秀和外资企业三股势力如何展开博弈?最终抢到市场话语权。
老牌企业的新变化
本土诸多老品牌在中国市场份额稳固,但也受到新品牌的不断冲击,普遍需要自我不断改变和提升,以适应残酷市场竞争的冲击。
谈及老品牌,实质上都难以称谓’老’字。长城作为本土的老品牌,是这个群体的代表,其他很多都只是出生才十几年的品牌。这些本土作战,操作多年的老品牌,本身具有’土’性,都经历了’先发展,后规范’的企业运营阶段,经过多年的运作,在市场中都占据了一定的份额,并且品牌知名度还有了不少提高。21世纪前,这些企业基本处在快速膨胀阶段,2000年后的几年里,企业延续了这种发展势头,直到最近几年,市场宏观环境急剧变化,内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以往的粗放式管理模式、营销策略和操作团队已经难以跟上市场发展阶段,在受到外资品牌和新品牌的夹击下,这个群体的销售业绩开始停滞或者缓慢增长。
为了改变现状,走出困境,一些老品牌开始对企业的运营管理作全面的反思,对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作详细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很多新的发展思路和策略。例如,邦克开始把目光转向企业内部,从内部找问题,把企业的文化建设提到下一步的发展战略中,通过文化战略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力是老品牌中的佼佼者,其发展速度被业界称为’神话’,面对同档次产品和品牌的竞争,得力的渠道优势开始削弱,2010年得力开始了新的战略尝试,通过连锁超市的模式来带动新一轮的发展,同时避开与对手的直接交锋,获得一定的壁垒空间;通润千斤顶在国内市场已经大名鼎鼎,面对市场的竞争,他们主动出击,开始重新审视中国汽保行业市场,成功演绎’王者归来’。
老品牌的优势和劣势在目前的市场认知结构下,都很明显。优势在于既有的品牌和渠道优势,劣势在于市场对国内老品牌认知普遍不高,基本处在中、低档次,如果企业要想从品牌的角度获得更高的附加值,难度颇大。因此,众多国内老品牌面临着一些共性的问题,例如,营销战略和策略不系统,产品同质化严重,团队不稳定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困扰着这些企业的变革。
老牌品牌新思路,新策略将会是一种思维常态,这个群体的品牌如何突破,我们拭目以待。
新品牌的混合思路
新品牌主要是指外销转向内销型企业,这部分企业具备西方思维和本土认识的双重特点,对品牌运作具有一些新的理念,他们的实力不可小觑,然内销经验缺乏。
最近几年,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以及其他削弱企业出口能力的因素的影响,加上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绝大部分外销型企业开始觊觎国内市场,这些企业有的是主动出击,并且经过了系统的规划,而另外一些是被动的选择,无奈之下只能把库存的产品销往国内市场。
内销与外销的发展模式天壤之别,而且内销市场总量虽然在逐年增加,但是对市场环境的把握、对渠道的开拓、对品牌的操作以及新团队的组建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在这个群体中不乏中国五金工具行业的未来超级巨头--杭州巨星。很多年以来,中国本土的五金工具企业都很难与世达、史丹利等外资品牌抗衡,原因很多,既有市场的,还有企业自身的。杭州巨星通过外贸的积累,顺利上市,融合大量资金,开始战略性开拓国内市场,进行大布局。巨星现在不缺资金,缺的就是人才和市场时机的成熟,否则它的一系列战略布局很难彻底实施。艾威博尔,这个品牌的营销规划可谓行业典范,其市场部总监为专业运作品牌的老手,很多策略都很规范,强调把产品永远放在第一位,把工具做成一种乐趣。这样非功利的长远战略值得行业好好学习,如果果真能够做到专业、专注、分享的品牌核心价值,艾威博尔的内销道路会最终胜利。大力的做法笔者实在不敢苟同,他们的内销战略显然没办法和钢盾和艾威博尔比较,其略带噱头的经销商激励政策怎么看都很老土,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道道。今天的中国渠道商虽然仍然有些功利和短视,但是也不至于一点不在乎品牌和长远的发展能力,因此简单的刺激政策已经不足以打动合作伙伴的心了。
从新品牌的运作手法上我们可以看出,尤其是几个实力稍大的企业,采用的发展思路都比较务实,他们先解决了产品问题,然后结合本土的市场特点,充分利用西方先进的品牌运作理念,把营销做到一定高度,把品牌的感觉做出来,把品牌的支撑点找好,逐渐让渠道商和采购商认可品牌定位和核心价值,产生敬畏心理,完成品牌附加值的积累,最终获得战略上的成功。
因此,虽然这些新品牌进入内销市场的时间短,时机也未必最好,但是一些企业资金实力雄厚,思路清晰,只要能够组建合适的团队,逐一完成目标,结果自然不会坏。
外资企业的新“狼道”
外资企业一直被本土企业当作’狼’,外资的日子貌似很好过,其实也不尽然。面对本土企业不断向高端游荡,外资企业也在做新的战略部署和改变,他们目前的近况到底如何?值得探究。
外资企业被中国本土企业成为’狼’实在有些狭隘,只能反映出本土企业的胆怯与躲避心理,不敢直接去面对,或者在一旁观看。其实外资的运作手法很不’狼道’,比起国内营销界推崇的华为模式简直天壤之别。外资中最牛的世达借助当初的’世达工具,终身保用’的含糊但是很符合市场需求特点的定位,迅速拓开了中国市场,一跃成为中国大陆最知名的外资工具品牌。世达近年来面临市场的新变化,开始精耕细作市场,保持了市场份额的不断增长;史丹利具备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品牌的一切因素,尤其在与百得合并后更是实力大增,产品线的极大丰富,渠道的迅速扩充,甚至都可以推出专卖店的模式来运营。史丹利在汽保领域也开始战略性地进入市场,这一动作将直接加剧中国汽保市场的竞争态势。史丹利与百得的资本合作是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在中国汽保领域的运作是在大陆,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外资企业开始进入战略突围期,与之前的策略略有不同,在行业极度混乱的情况下,一些外资企业开始了资本运作、收购、并购等策略快速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
外资企业除了对自身内部的调整以外,逐渐加快本土化的脚步。外资企业本土化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一个外资企业始终需要重视的问题--战略问题。在本土化上,诺霸是行家里手,诺霸虽然是外资品牌,但是其老总是台湾人,非常了解大陆的人心,因此,其营销策略更加本土化,效果也更好。吉多瑞这个品牌以往给市场的感觉是非常高端,高高在上,营销手段很西方化,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一直发展缓慢,但是最近两年,他们也是重视本土化问题,采取了与中国市场’更贴近’的思维,努力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市场推广、渠道开发等方面采取更加灵活的策略,而不是继续坚守固有的西方模式,随着策略的改变,他们的销售也在逐步增加。
外资企业的优势是明显的,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先天的为中国市场骨子里认为外资的品牌就好,后天的包括产品、经验优势;但是劣势也是存在的,主要就是能否按照中国的市场特点来运作品牌,其中人脉关系就是一大考验。其实外资企业本土化主要就是体现在与中国人的沟通上,要倾听他们的声音,按照他们的思维习惯办事,而不是按照自己固有的西方思维特点来办事情。
外资企业在新的环境下,必须寻求更多的变化,否则增长的速度也会受到影响。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