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温州企业主因资金链断裂而相继跑路后,珠三角中小企业也被卷入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风暴眼”。2011年10月9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发布的《珠三角小企业经营与融资现状调研报告》显示,成本的上涨导致珠三角小企业利润出现大幅下滑,小企业只能靠“吃老本”,消耗前两年良好经济形势下的积累来艰难维持。
小企业是中国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浙江、广东两地是中国小企业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调查结果的出炉,加上温州政府600亿元救市举动,从深层次上意味着中小企业的发展确实走到了“死去活来”的危险境地。
随着一轮又一轮紧缩政策的实施,市场上资金链出现紧绷,而中小企业的困境也愈演愈烈。在这场空前的“大浩劫”中,占比高达70%的中小五金企业发展境况又将是怎样?2011年9月,笔者有幸参与了国内举行了两大五金展会,并由此与参展企业生存状况进行了“face to face”的直观了解。
“用工荒”加剧 人民币升值 企业正常生产受影响
笔者了解到,在国内外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企业转型难度增大。五金一些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型五金企业面临转型困难,由于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没有自主品牌,出现倒闭关停。“用工荒”加剧,人民币升值,成为压倒不少五金企业的“最后稻草”。
面对人力成本的上涨,企业最头痛的应该是工人难招、尤其是熟练技术工难招的问题。宁波飞驹工具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张江雄说,“现在很大的问题就是工人流失严重,不少企业去年招了人,今年流失了三分之一,估计节前用工荒还会更加严重。”而部分高级技工的工资上涨幅度超过100%的数据,更是让人愕然。
在采访中笔者还了解到,人民币升值直接冲击到外贸型中小企业。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有许多外贸出口型中小五金企业,其产品附加值低,利润较低,仅占销售收入的3%-5%。如果人民币出现较大比例升值,企业将很难盈利甚至亏损。
缺人,缺钱,成为影响中小五金企业经营的主要因素。
精彩亮点盘点:“宅经济”+协定汇率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的复杂变化,不少中小五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了恶化。但在采访中笔者发现,仍有不少企业出妙招化解种种危机。
据来自台湾的庆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业务副理林宇栋介绍,公司产品瞄准“DIY”一族,不断创新产品的外观与式样,巧妙挖掘“宅经济”中蕴含的五金商机,即使在国内外经济变化以及人民币的不断升值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公司的基本经营业绩。
面对人民币升值,世纪五金工具科技有限公司也献出了妙招。据销售经理饶珍珍介绍说,在国际汇率变更的背景下,与海外客户协商汇率,在一定时间内双方的交易行为参照协商汇率。据笔者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因人民币升职带来的负担,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分解汇率压力方式。
庆琏实业及世纪五金工具的这一举动,是不少中小五金企业积极探索的缩影。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中小五金企业经营的外部需求环境萎缩恶化,企业出口规模增幅下降。同时,国内中小五金企业那种不计环境成本、人为压低原材料和能源成本来获得低成本投资和国际分工比较优势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纰漏百出。
从根本上来讲,中小五金企业面临的问题在于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品及服务的附加值低,不具有产品的定价能力和议价能力,无法应对和转嫁上游各类投入成本(如原材料、环境、劳动力)的变动和增加,无法获得竞争优势,并保持市场占有率。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五金企业难题,就要加快企业的转型和升级,提高品牌建设能力及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向中高端过渡。
改革转型,得蜕一层皮。所谓死去,活来。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