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海鸥表:传世中国心 —— 对话海鸥表总经理吕军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9月27日

  吕军,1983年9月进入天津手表厂自动车车间工作,8年中几乎涉及全部零件品种,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学习;1990年调入天津手表厂财务科工作,同年又调入外经科从事外经外贸工作7年,期间完成新华职大英语专业学习。1997年12月底受派到香港开始海鸥集团手表机心出口外销工作,直至2010年底接任天津海鸥手表集团公司总经理。

  《钟表》: 海鸥表两次在瑞士反诉讼成功,为国表涨了志气,也充分说明了海鸥表在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和保护上走到了前列,能谈谈海鸥表在这方面的经验吗?

  吕军: 如果说2008年的遇诉获胜是“自保”,那么2011年的遇诉后反诉成功就是“杀敌”,一直以来“海鸥表”就非常看重“自主知识产权”这一利器,希望通过企业自身的依法运用让品牌在国内外站稳足跟,维护品牌利益。

  前期准备是一方面,这包括产品立项之初及成功之后的申请专利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也包括在参展之前,海鸥自己的“专利事务”部门详细比对参展商品的专利构成并充实资料,“未雨绸缪”。而现场调配也是关键,2008年遇讼获胜是在现任海鸥集团副董事长王德明先生现场指挥下,聘请律师、整理材料、落实“自主知识产权”等一套程序之后完成的;而2011年遇讼反诉成功,是经与在天津坐镇的海鸥集团董事长林永宁先生深度沟通后,做出5点应对措施:迅速与天津海鸥集团总部联系拿出外观专利注册法律文件的书面证据;到投诉公司展位查看、收取实物和图片侵权证据;聘请当地律师咨询相关法律事宜;与瑞士巴塞尔国际钟表展览会知识产权委员会联系咨询侵权事宜;天津海鸥手表集团公司正式起诉对方侵权行为。

  当时的想法就是“必须打赢”,因为这场诉讼之争不是以这个展会而开始、结束的,往小处说“海鸥表”这一品牌所辐射的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的人员将会失去生存的依靠,往大处讲中国制表业的的领头羊“折戟沉沙”对于国内外业界的负面影响是不敢想象的。还好,我们自身到位的“自主知识产权”工作,让我们在2008年遇诉获胜、又在2011年遇诉后反诉成功。

  《钟表》: 海鸥表是中国少有的几家具备机心生产实力的厂家,在机心与成表的两条不同发展思路上,您是怎样对这两者进行定位和规划的?

  吕军: 机心、品牌表互为基础,相互促进,互动发展。作为经济实体,“海鸥表”简单说就是在做产、销的事情,只是这里有很大的区别是以产促销,以销带产,定产定销,定销定产,其实都在做产销的文章,使之匹配、共生,这就需要管理者管控得当、拿捏到位。

  依托“海鸥手表集团”自身机心生产优势,大批量产的“海鸥”品牌商品以极具“诱惑力”的价位推向市场,赢得消费者,抬升品牌影响力,以高性价比的商品占领市场。小批量产商品在“试探性”销售摸准市场脉搏后,再追加产量不断消化市场产生的需求。

  做为高端、复杂功能、贵金属材质或具备新奇特色的商品,采取限量发行,赋予其比一般商品珍贵之处的稀少数量、独特的设计和特别的纪念意义,集个性奢侈、极限喜爱以及精致细节于一身,凸显“专享”意蕴。

  大宗礼品表以及OEM订单,是“海鸥”一直关注的重点,这是企业各部门人员团结协作与否的极好考量。

  此外,为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海鸥表”正在建设自己的专卖店体系。对专卖店的功能我们也有很好的设计:为品牌形象补充文化内涵、以厚重历史积淀孕育企业新文化;拓宽信息通道、了解高端目标人群消费需求的一手资料;围绕海鸥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及关键技术,建设忠实的高端客户群;迅速将技术开发中心研发的新机构及机构组合市场化,以此产生的效益返哺科研,充实技术开发资金、缩短回报周期;延伸服务,满足并扩大消费者需求,引导收藏意识、提升消费者文化品位;提供交流平台,多向互动,打造中国机械表交流大平台;依托在世界上也属前列的机械表生产基地,面向全球藏家提供诊断、养护、修复、翻新各类钟手表服务……

  《钟表》: 对于“亚洲机心发展机遇”这个话题,您对此的观点是什么?

  吕军: 海鸥“双陀飞轮”采用世界首创的同轴和偏心两种结构的“陀飞轮”设计,并使用专利技术的差动结构联接两组“陀飞轮”,这在结构设计、零件加工方面表现出来的卓越自不必说,而这种设计是完全在没有前人资料可供借鉴的前提下“独立”完成的,其难度又是行业以外的人士难以理解的,简单说,就是“想的到做得”,这背后的辛劳想必推崇这句话的各界人士都好理解。

   现在回顾,2004年开始面市的“陀飞轮”海鸥表发展到今天,从一款机心、一款表发展到今天18款机心、40多款表,已经形成一个大的产品、品类丰富的产品线;而众所周知“陀飞轮”的复杂、成品率低以及装配难度,在价格体系上大大拉高了海鸥表的售价;产品线、价格线的丰富也抬升了品牌,使海鸥表在渠道开拓层面有了“事半功倍”的感觉,同样也使海鸥表的销售回款多出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当然,“陀飞轮”表的开发也让老师傅们在技术、工艺、材料等诸多方面锻炼培养了一批中青年骨干力量,而这些骨干正在成为海鸥表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正因为“陀飞轮”表的异军突起,也带动了海鸥表自管理体系、生产配套体系、营销体系等等日新月异的良性发展,有专家说“成功,不是因为解决了多少问题,而在于抓住了什么机会”,如果“陀飞轮”的创新、发展算是成功,那就是“海鸥表”抓牢了这次机会吧。

  《钟表》: 《钟表》:作为海鸥表新任掌门人,谈谈您对海鸥表的认知和感情?

  吕军: 对于“海鸥表”,曾经有媒体朋友撰文提到“中国的‘百达翡丽’”这一至高的评语,在对此鼓励表示感谢的同时,我要说这是我内心的向往以及为之努力的方向,这中间需要经过怎样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是秉承“向高端复杂机构腕表提供商看齐”这一当前正实现着的目标,我们要走的路还很多、还颇费些时间。

  必须承认,“海鸥”与国际名表大牌还有相当的距离,只有承认差距,我们才能虚心学习、才有进步的可能。不过,亦必须承认,如“海鸥表”一般的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30年来未被市场经济的浪潮吞掉,还是具有“生存智慧”的,为生存择发展,未发展先生存。机心产量如何如何不是我们的初衷,我们也向往几千只品牌表销售额却上亿元的品牌力量,但在此之前我们先要保证我们员工生活有保障,而且还必须保证那些精英员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因为人才是第一生产力。

  身为中国机械腕表制造业界翘楚,“海鸥表”的国际化本身颇耐人寻味,以“中国第一只手表诞生地”树立起来的“领袖”旗帜固然无可撼动,而其近几年来在高端机械腕表制造、销售方面的努力更加令人惊喜,世界名品机械腕表的“中国创造”历程促使海鸥加速进入国际名表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