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文化精英论道云南省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发展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8月23日

  19日下午,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发展论坛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作为“第四届昆明泛亚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博览会”的重要议程之一,文化产业届的相关专家学者、企业家、民间艺术家齐聚一堂,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造就了独具特色而又种类多样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当前“桥头堡”的建设更为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然而尽管优势明显,产业自身的弊端却同样不容忽视缺乏产业化经营、工艺品质量不高、市场范围狭窄等等。如何抓住机遇、克服弊端、找到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成为论坛参与者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小儿科”如何“国际化”?

  有着昆明千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云南珠宝协会常务副会长“双重身份”的乔英,在发言中多次谦称自己是这一行业中的一个“贩子”,从一家几平米的小商店,发展到如今享誉内外的大公司,有着多年成功经营运作经验的她,直言不讳云南当前的大多数民族民间工艺品,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比,还很“小儿科”。

  在经营过程中,乔英曾经碰到过接到订单,但工艺美术工厂却没有能力制作出来的窘境。她指出,云南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生产没有达到产业化标准、销售存在困境,总的来说是处在一个“闭门造车”的阶段,“既不考虑消费市场,也不考虑销售市场”。

  乔英用“春天”来形容“桥头堡”给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带来的契机,如何抓住机遇,将本土的工艺品推向国际化市场?她建议相关专家、企业家“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眼光放远一点、胆子放大一点”!

  民族民间工艺品,回归日常生活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包括土陶、石器、布艺、金属等等,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李炎在发言中指出,无论制作的是什么,民族民间工艺都应当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当今社会,人们对民族民间工艺品的态度却产生了偏差,玉器、翡翠等工艺品的价格持续走高,价值也被不断抬高;而布艺、陶艺等制作材质相对廉价的工艺品,其价值则多被忽视。李炎指出,过于高端的消费品,是不适合大众的,尤其是作为潜在消费者的大批年轻人,根据他的调查,30元至100元之间的工艺品是最容易成为人们购物首选的,也就是说,要发展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就应当“回归日常生活”。

  民族工艺品的“传统”与“时尚”

  另一位学院派的专家来自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陈劲松教授,以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为参考,指出我省的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和民间艺人的努力,而应当由政府、专家学者、企业家、民间艺人对方合作,“激活传统,使其重回现代生活”。

  陈劲松指出,民族民间工艺品的搜集和保护,应当只是前期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让传统与现代生活价值相对接,让它们在现实社会中发挥更大的经济和文化价值。陈教授提倡采用一种资源损耗低、有利于整个社区百姓的政策方式,同时,为了更好的让传统工艺品与现代社会对接,他还呼吁相关部门成立云南省设计师协会、创意产业协会,并呼吁加强产学研合作发展。

  对于传统工艺品“重回现代生活”,陈教授很有信心,他用一句话概括“今天的时尚,就是明天的传统”。

  各界精英的出谋划策,为我省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而对于民族民间工艺品如何走向世界、走向国际,如何与现代社会对接等问题,参与论坛的专家学者们都表示会持续关注,不断为之努力。w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