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永嘉县再获“中国五金饰扣之都”称号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8月23日

  依据《中国五金制品产业特色区域管理办法》,专家组一致同意继续授予永嘉县‘中国钮扣之都’、‘中国拉链之乡’称号;同意授予永嘉县‘中国五金饰扣之都’称号。6月30日,当张东立理事长宣布永嘉县产业基地复评及申请结果时,会场爆发热烈掌声。

  根据永嘉县人民政府的申请,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组成考察组于6月29至30日,对永嘉县“中国钮扣之都”、“中国拉链之乡”进行复评,并对新申请的“中国五金饰扣之都”进行全面实地考察。本次考察组由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理事长张东立、常务副理事长石僧兰、副秘书长孟凡波,国家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副主任刘钢、日用五金分会秘书长周和平、拉链分会副秘书长王智吾组成。

  小商品大市场的典范

  在目前五金产业基地分布中,一个地区同时拥有三个产业基地的情况并不多见,永嘉县依靠在拉链、钮扣、五金饰扣行业中的强势地位,集三大基地于一身,堪称行业一道亮丽风景。而永嘉县三大行业规范生产、经营、管理的思路,也契合了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提出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五金行业发展总体规划。

  本次考察组在永嘉期间,先后考察了温州美莉达装饰扣有限公司、永嘉步步鑫装饰扣有限公司、浙江军威警用物资有限公司、浙江迈利达集团有限公司、温州方圆金属钮扣有限公司、温州嘉华钮扣服辅饰品有限公司、永嘉县雷宇制扣有限公司、温州长城拉链集团有限公司8家在拉链、钮扣、五金饰扣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据了解,永嘉县在桥头镇规划建设了谷联、外资、白垟、外垟头四大工业园区,大量钮扣、拉链以及其他服装辅料生产企业落户其中。2010年着手规划的林福工业园区占地600多亩,为桥头拉链、钮扣产业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桥头镇拥有钮扣生产企业400多家,拉链生产企业280余家,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40亿元、30亿元。而新近授予的“中国五金饰扣之都”则代表了永嘉县新近发展成就。五金饰扣行业在永嘉县有40多年的发展时间,目前拥有生产企业10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约300家,年产值达到30亿元,现已成为国内型号规模最全、产量最大、影响最广产业链最完善的五金饰扣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培训中心和营销中心。

  如今的永嘉,遍地都是钮扣、拉链产品的经营商铺,生产企业大量聚集,使人们一到桥头就感觉进入拉链、钮扣的“海洋”。而在桥头镇的重新装修好的“中国钮扣城”,徜徉其间,林立的商户从装修风格到店内摆设,更像是一家家精品珠宝店。

  考察过程中,石僧兰常务副理事长表示,永嘉近年来的发展令人印象深刻。“以桥头地区为代表的永嘉县拉链、钮扣行业,自2002年基地命名以来在装备水平、技术水平、研发能力、模具开发、厂房建造等方面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而近年发展起来的五金饰扣行业也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前景。”石僧兰说。

  区域经济新生力量需要组织保证

  今天,“中国五金饰扣之都”称号再次花落永嘉,是行业发展中的大事,也是永嘉县非常骄傲的事情。

  据了解,永嘉县五金饰扣生产在上世纪60年代末年就开始了,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永嘉县黄田人开始办厂进行规模化生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五金饰扣在黄田迅速发展,前店后厂的作坊达到两三千家之多,产品从单一的钮扣逐步向装饰扣和多功能扣发展。

  永嘉县获评“中国五金饰扣之都”既是行业细分、发展结出的硕果,同时,与当地协会组织的努力工作也密不可分。建立饰扣行业协会成为行业健康发展的保证,也为新行业发展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

  五金饰扣业的领军企业认为,面对科技、环保、时尚挑战,如何依靠科技进步,走品牌路子,如何实现从传统的贴牌加工向自创品牌“企业创造”的现代新模式跨跃,提高五金饰扣饰品区域现有品牌,制止无序竞争,相互交流信息,促进本行业的发展,必须要组建自己的娘家“永嘉县五金饰品行业协会”。

  为确保永嘉县五金饰品产业基地蓬勃发展,在黄美勇、汪祥吾同志共同牵头下,精心组织、努力筹备,永嘉县五金饰扣行业协会终于在2007年8月22日成立。协会成立四周年来,碰到了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和严峻的国内经济形势,但协会牢固确立为企业服务的宗旨,根据企业家队伍不同的群体需求,认真做好按需服务工作,在巩固传统服务项目的同时,不断拓展新的服务领域,使协会进一步成为企业联系政府和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切实发挥了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自2002年永嘉县桥头镇被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中国钮扣之都”、“中国拉链之乡”称号,并于2007年通过第一次产业基地复评后,永嘉纽扣已有三张名片。永嘉县领导对笔者表示,一定要全力经营好这三张“金名片”,既让钮扣、拉链、五金饰扣为地区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同时也会从政策层面给予更多扶持、鼓励,让这三大产业获得更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