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中国缝制设备行业技术流派与代表人物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8月12日

 

  在当前各路英豪“杂交”的时代,中国缝制设备行业技术人才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已形成了如今各具鲜明特点的四个基本流派:国企派、本土派、学院派和外援派。

 

  国企派

 

  国企派诞生于家用缝纫机当道、计划经济为主的20世纪70年代。缝制设备行业经历一番改组、改造、公私合营、兼并合作后,形成了上工、标准、天工、华南四大“家族”掌控市场的格局。这些企业实力雄厚,规模庞大,制度完善,技术管理体系较为规范,为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技术人才。尽管大部分企业后来因体制等问题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但这些企业的技术人才分散到各地、各企业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来自国企的技术人才曾受过特有的企业文化熏陶,做事比较规范,责任心也相对比较强,按流程办事,比如换一个零件需要做很多实验。他们很多都是从基层做起,熟悉每一道工序。与此同时,他们年事渐高,知识结构相对老化,对机械比较熟,但对电控不太了解,对新技术、新知识掌握不够。

 

  学院派

 

  学院派,是指行业中来自一些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人才。他们理念比较新,方法比较科学,知识面比较广,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有发展后劲,但同时也普遍缺乏现场工艺知识和实践经验,容易脱离实际。学院派技术人才胆子大,能做出产品,但未必适销对路。

 

  本土派

 

  本土派,一般指本土民营企业自己培养的技术人才。他们大多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进入工厂,从基层做起,直至成为技术部门主管。本土派技术人才年轻有为,动手能力强,有进取心和学习动力。但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培训,缺乏规范的工作方法。此外,本土派还包括一些从市场上走出来的技术人才,他们对市场需求比较了解,但对制造系统的标准化概念比较弱,没有大工业生产的概念,现场处理问题的能力也相对较弱,不适应大批量生产。

 

  外援派

 

  外援派是指一些企业聘请的外籍技术专家。聘请外国专家,曾经一度在行业十分流行,近两年几乎销声匿迹。企业聘请外籍专家作秀成分比较多,真正能在技术上解决问题的很少。外援派做事认真,原则性很强,对国内同行有积极影响,但很多都适应不了中国文化。日本人很专注,对技术的研究很深;德国人做事认真,但创新性不强。外援派在企业技术管理体系建设方面有比较丰富的经验,但难以融入到中国企业的文化中,所以很多才干都无法发挥出来。

 

  四个技术流派各有专长,但也有各自的不足。正本清源,无论你属于哪个流派,都是技术派。作为技术派,首先要将自己的基础打牢,切忌人浮于事,并且不断学习、进取,循序渐进,用心体会。否则,就像某些练武之人一般,东学一招西学一招,随意乱学一通后,很容易走火入魔。

 

  代表人物

 

  朱强

 

  朱强,41岁,现为西安标准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曾荣获“西安市十五期间十大技术创新标兵”、“西安市劳动模范”、“首届西安青年科技人才奖”、“西安标准股份有限公司创新带头人”等称号。

 

  “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正值壮年的朱强用他在标准公司的近十八年奋斗历程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

 

  1993年,时年23岁的朱强从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进入标准公司工作。他十八年的奋斗历程从基层岗位上的摸索开始。他最初在零部件精加工车间从事数控设备操作,而后凭借专业知识的基础,又从事了数控设备的维修。之后,他涉足过数控编程、模具设计等工作,将机电一体化理论知识深入运用到实践中。

 

  从设备操作到程序开发,即使有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背景做依靠,朱强也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在他看来,标准的零部件精加工车间是一座丰富的知识库。标准车间内的零部件加工设备齐全,电镀、热锻、冲压、热处理、铸锻等各工艺流程完整,这对朱强来说,都是熟悉缝制机械及其制造过程的良好而宝贵的资源。

 

  前前后后,朱强在车间里锻炼了七年左右。这期间,他做过零件、机壳加工,搞过模具、刀具设计,装配过机器……这些在生产现场的实践让他对理论的理解更为深刻,大大丰富了他的专业知识。

 

  此后,虚心求教、努力钻研的朱强被公司选派到日本进修。回到公司,他进入研发中心工作,又如饥似渴地钻研起缝纫机设计理论和各种现代工程开发技术,并很快地成长为一名研发技术骨干。

 

  到研发中心后,朱强主导开发的第一个产品是一款电脑绣花机。作为项目负责人,朱强注重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拓展思路、大胆创新,他和同事们相互配合,花了两年左右的时间成功开发了GG721-904多功能电脑绣花机。此后,他先后主导成功开发了GC6180系列电脑平缝机、GC68系列高速双针平缝机,以及在国际上具有领先地位的GC6720系列直驱单针电脑平缝机和GC9系列高速双针电脑平缝机等产品。

 

  在开发产品的过程中,朱强充分运用三维立体设计理念,在业内较早地成功建立了工业平缝机的三维模型库,并制作了缝纫机四大机构及电磁铁动作的时序图,同时与高校合作开发出缝纫机四大机构的运动软件,为今后的研发设计工作创造了高端理论研究平台。

 

  2007年,朱强承担了公司引进意大利JAM公司牛仔服自动线研发投产任务。开发产品前,朱强和同事们赴意大利学习三个月。这段时间内,他们克服语言、交流、生活方面的障碍,翻译各类图纸3 000多张,整理工艺和关键工序1 800多道,全面掌握牛仔服自动线的技术参数、工艺流程和设计标准。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同时,朱强和同事们针对国内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自主创新开发出了自动反转和定位的服装软质商标全自动缝纫机功能,提高裤子贴袋工序的作业效率。

 

  朱强和同事们的努力,推动了公司产品的升级换代,融入自主创新元素。仅2008以来,朱强和同事们申报了至少13项专利,使公司的自主知识产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2010年起,朱强担任标准公司研发中心主任一职。

 

  做管理者后,朱强更重承前启后的责任。一直以来,朱强不仅自己注重实践锻炼和知识积累,他还积极鼓励和推动年轻工作者多向实践要知识、要技术。

 

  “基层锻炼是必须的,才能将符号化、理论性的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在产品设计时才能知道该如何做,”朱强说,“公司对新进的年轻人会安排半年实习期,但他们多不愿意去一线锻炼。我们过去都是在基层至少做一两年,而后找机会提升。一进公司就到技术中心,说起来风光,但基础性的东西并不一定扎实。很多缝纫机的机构、工艺之类,理解不了,不利于产品设计。实际上,基层锻炼时间越长,以后的成长速度就越快。”

 

  朱强从实践中走出,他更深知基层锻炼的重要。目前,标准研发中心一半以上的开发者都是专业人员,公司多招聘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对年轻的技术工作者而言,朱强的三点经验值得借鉴。一是做事情,得有责任心和目标,并认真对待;二是要勤于动手,始终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补充和完善理论的工作原则;三是要善于总结和提高,对待图纸要精益求精。

 

  朱强说,在仿制依然盛行的当下,一些所谓的设计由图纸抄袭而来。做技术工作,要知其所以然,对“为什么要这样”要有实践性的分析。尤其在产品开发环境更加复杂的当下,还有层出不穷的难题等待技术工作者克服。比如缝纫机机构的动平衡分析就是一个难点,这需要对机构学做更深一步的研究。

 潘承农

 

  潘承农第一眼给人的印象比他的年龄来得年轻,言语神情平静温和,面布笑容,精神矍铄。虽然已过退休年龄,各方面综合能力都很强的他在上海威士机械有限公司担任总工程师多年,同时还兼任全国缝制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1968年,潘承农作为“一片红”的首批知识青年从上海到江西插队落户,之后修过铁路,到过煤矿工作,几年后调入一家省属企业从事技术工作。1983年开始,潘承农边工作,边完成了三年半的电大自动控制专业课程。1984年,他通过人才引进,调入苏州吴县科委。由于在当地办企业成绩显著,潘承农被录用为公务员。这一辈人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挫折和磨难,但在潘承农看来,这是人生道路上不可多得的宝贵经历,锻炼和培养了他不轻言放弃的性格。

 

  比起其它技术人员,潘承农算是“大器晚成”,虽然在电大学习期间就已经申请了专利,但40多岁才开始从事真正意义上的研发工作。潘承农最初进入缝制机械行业时,从事的并不是服装机械的开发工作,而是在一家港资企业研究自动绗缝机的电控系统。1997年,他作为港资企业代表与威士公司开始合作,共同开发了当时国内第一台商品化的免熨夹机。2002年潘承农正式加盟威士公司,从普通职员做起,逐步成长为公司的技术带头人。因其现场经验丰富、作风严谨,他还承担了公司中有关产品企业标准的制定、科技项目的组织管理等工作。至今,他设计的产品已逾万台在世界各地运行。

 

  在潘承农看来,作为技术人员,无论多大年纪,都要不断进取,否则很容易在当前知识爆炸的年代中被淘汰。几十年来,他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在学习与自己专业、工作相关的知识。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潘承农学习的范围也从服装机械领域拓展到洗涤机械、自动吊挂系统、自动缝纫机等领域。潘承农喜欢总结工作中的心得和体会,他认为这对于技术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当你要把自己的观点在大众面前发表出来时,会去认真请教别人,会非常谨慎地论证其是否正确、是否严密,对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是很有帮助的。”潘承农说。

 

  潘承农还是行业中少数具备英语沟通能力的老工程师之一。近年来,国内缝制设备企业业务逐步走向国际化,这个发展趋势对技术人员都提出了既要懂业务又要懂外语的要求。如今威士公司很多涉外事务,比如参加国际展览会、走访国外终端客户、遥控国外的售后服务等,都必须由技术人员亲自对付。因此,年过六旬的潘承农还经常奔走于世界各地。“很感谢公司给我们技术人员这样的机会,不仅能了解到世界最前沿的技术动向、获取最终用户的一手信息,还能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潘承农如是说。

 

  谈及自己熟知的服装机械电控技术,潘承农可谓是如数家珍。据他介绍,服装机械电控技术并不太复杂,主要是时序控制、运动控制、模拟量(温度、压力、液位)等控制技术。目前国内服装机械的电气和机械制造水平都已与德、日先进国家相差无几,但在现代化管理和制作工艺水平上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差距。服装机械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产品将更安全、更节能、更“傻瓜化”。依靠自动化技术来降低对劳动力技能的要求,是广大用户的呼声,也是服装行业的唯一出路。

 

  截至目前,潘承农共获得11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他参与的“智能型柔性高级蒸烫机”、“NHJ-Q1000B气动式双压辊热熔粘合机”等项目分别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十五”期间技术创新奖三等奖等荣誉。此外,他还主起草了两项行业标准,其中一项已发布。

 

  对新入行的年轻技术人员,潘承农提出了几点建议:不要受现有技术的约束,要勇于突破传统思维;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因为不是每次研发都会一次就成功;要沉得住气,无论学习、工作都要深入,多与终端用户接触,可以激发创作灵感;要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工作,这是基础,也是不断进取的动力。

 

  采访结束后,潘承农马上要去考察一家供应商,第二天还要飞往美国参加一个洗涤工业展。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但他依然乐此不疲。“我们这一代人仍然坚守在岗位上,不是因为报酬,而是基于对这份事业的热爱。”潘承农说。

 

  邱卫明

 

  邱卫明,工程师,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总监,刚过而立之年的他同时也是全国缝制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他虽然不是科班出身,却有幸在行业最具发展潜力的骨干企业锻炼成长。他是从最底层、最普通员工成长起来的技术人才的典型。,他曾经荣获“浙江省金锤奖”、“台州市拔尖人才”等诸多荣誉称号。

 

  1998年,来自农村的邱卫明在从台州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机电专业毕业后就进入杰克公司,这一干就是13年。他从车间工人、检验员、技术员一步步成长为科长、经理和副总监。随着职务的升迁和身上担子的加重,邱卫明越发感觉到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已经不够用了。于是,富有进取心的他决定边工作边继续学习,经学习深造并先后取得了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大专)和中国石油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学历、工程师职称。

 

  在学校里学到的是理论知识,在工作中学到的是实用的技术。邱卫明在杰克的第一个岗位是普通装配工。说白了,那就是一个“杂货堆”工作,堪比“建筑普工”,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然而邱卫明却干得不亦乐乎。在他看来,即使是最简单的工作,也要把它做好,做到位。半年后,邱卫明被调到质检部担任质检员,干了半年之后,又调到机械工程部任技术员。短短一年的时间,邱卫明就从一名实习装配工成长为技术人员,后来又逐渐成长为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

 

  邱卫明加盟杰克初期,公司没有几个技术人员,车间出现的技术问题基本上都要他亲自处理解决,工作压力极大。这时他想起了一句话:“工作就像生活,不但会‘做’,而且还要会‘品’,要张弛有度,先苦后甜。”邱卫明记着这句话,用品生活的态度去干工作,静下心来多思悟,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地向实践、向行家、向书本学习。

 

  2002年,邱卫明通过成人高考,进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年制函授机电一体化专业(公司出资)学习。边工作边学习让邱卫明忙得团团转。4年时间,他几乎没有一天好好休息过。“那时候,每个周末都要去学校上课,还要背很多东西”,邱卫明说。由于英语基础不够好,邱卫明学习起来非常困难,他把每天的午休时间和晚上睡觉前的时间都用来读英语语法和阅读理解方面的书。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邱卫明顺利通过考试,获得毕业证书。真是学无止境,当年,他又被中国石油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专升本)录取,第三次进入机电类专业学习,达到本科学历。

 

  回顾自己的学习生涯,邱卫明说:“每次学习,都有不同的收获,多年的学习,为我后来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一次又一次的专业学习,也让邱卫明悟出了一个道理:人要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在成长中不断学习。

 

  “心态决定一切”,这是邱卫明的人生信条。他认为,为人处事最重要的是心态,凡事只要用心去做,就能做好。他说:“当我们将爱岗敬业当作人生追求的一种境界时,我们就会在工作上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奉献,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责任,少一些懒惰,多一些上进心;有了这种境界,我们就会倍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并抱着知足、感恩、努力的态度,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从而赢得别人的尊重。” 邱卫明已经完全把公司当做作自己的一份事业了。他说自己是幸运的,是公司的培养、关心和帮助才使他有了今天的成就。“人要懂得知恩图报”,邱卫明说。

 

  正是在这样的心态的下,邱卫明一直坚持“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在成长中不断学习”和“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干一行爱一行,競競业业。在公司领导的支持和各部门的配合下,他主持开发了多项新产品并有多项产品通过省级鉴定。作为全国缝制机械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数不多的基层委员,邱卫明以第一起草人的身份主草了四项行业标准,参与起草了三项行业标准,提升了杰克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邱卫明认为,目前中国缝制设备行业已初步具备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能力,未来的发展有赖于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他说,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我们首先必须掌握缝纫机专业的原理知识及专业电控控制技术,对缝纫机的线迹形成及动作特性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关于个人的发展目标,邱卫明希望将来自己能成为行业中的技术权威,他更希望杰克能乘势而上,成为国际一流的缝制设备制造企业。他说:“公司的发展代表着我的未来。”

 

  魏福昌

 

  随和、耿直、快言快语、思维敏捷,是记者对上海富山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魏福昌的第一印象。在他的带领下,富山技术团队研发的产品频频引领行业风潮。

 

  已过不惑之年的魏福昌经历颇为丰富,干过个体户,做过机修,当过售后服务经理,2000年起才开始从事缝纫机研发工作。初中毕业后,魏福昌进入技校无线电专业学习,三年学习为他今后工作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在光、电、传感技术等方面颇有造诣。初生牛犊不怕虎,毕业后魏福昌选择了自己创业,但最后因种种原因不得不放弃。1995年,魏福昌进入福建当地一家服装企业从事机修工作,开始了与缝纫机打交道的生涯。从电气行业转入以机械为主的缝纫机维修业,魏福昌几乎是从零开始,没有专门的师傅传授技术,全靠自己一点点摸索,期间也走了不少弯路。但凭借超高的悟性和对这个行业的爱好,他很快成为机修能手。1997年,魏福昌加盟宏运事业机构,担任售后服务经理一职。他感言,宏运的这段工作经历让他获益匪浅。当时宏运代理的几个品牌都为一线品牌,比如重机、银箭等,这些品牌企业每年都会定期对代理商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这几年,魏福昌不仅掌握了先进品牌的维修调试技术,还从终端市场收集到了各品牌的使用反馈信息,这对今后富山产品的设计和差异化定位很有帮助。

 

  2000年,宏运开始以OEM形式运营自主品牌“富山”,魏福昌由此从专攻维修、调试技术的“消防员”转为缝纫机的“设计师”。实现这一角色的转变并非易事,魏福昌说,转行初期公司的样机都是靠他手工一点点做出来的,与OEM企业的合作过程中也磕磕碰碰,后来才逐渐知道什么是公差配合,并慢慢理出了作为产品设计者的基本思路。从服务到研发,又一个从零开始,没有“上进心”和相当高的“悟性”,是很难实现这个跨越的。

 

  2006年,富山开始逐步涉足生产,并将大本营从福建转移至上海。公司开始规模化生产时,魏福昌又重新回到了自己擅长的电子领域,主要负责电控系统的开发、生产协作工作。2008年,魏福昌被正式任命为技术总监,成为富山团队的核心人物之一。

 

  谈及16年来的从业心得,魏福昌说:“作为技术人员,个人的悟性和感知很重要,要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否则很容易弄得自己一头雾水。”他认为,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从开始踏上技术这条路开始,魏福昌就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喜欢收集资料,喜欢看书。1999年,他还自费购买了一台电脑,除了查阅、存储资料,还利用空暇时间自学机械制图软件。没有经过任何专业培训,就靠着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和对技术的信念,魏福昌一步步从普通的机修员成长为一家拥有400余名员工公司的技术总监。他说,这个自我摸索过程十分艰辛,进程或许有些慢,但期间的一些体会和感受是专业教育机构没办法给予的。这几年因为比较忙,魏福昌学习的时间少了,但还是喜欢看书、买书,书籍多为设计、原理、机械等方面的书。在他的倡导下,如今在富山新建成的研发中心大楼里,还设有一个单独的阅览室,收集了很多专业杂志和书籍,供技术人员学习、查阅。

 

  魏福昌认为,缝制机械行业是一个相对偏小的行业,但牵涉的技术、知识面比较广,比如网络、控制、传感技术、汽动、油压等,综合要求比较高,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行业。他认为,目前国内缝制设备技术和国外先进技术还有一定差距,这不是一个企业的原因,而是国家环境、基础工业等方面的内容。不过据其观察,国外技术也有明显下滑迹象,产品质量也不如以前,可能也与他们人才青黄不接有关系。

 

  从市场中来,魏福昌在研发过程中更看重用户需求。在宏运担任售后服务经理期间,他在福建结交了很多终端企业从事技术工作的朋友,经常交流。他说:“我们生产出缝纫机不是为了比别人速度快、噪声低,而是让使用者感觉好用,为客户创造价值。以电脑平缝机的脚踏板为例,不同的力度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而我们很多技术人员设计机器时只是单方面考虑技术参数有没有达标。”

 

魏福昌最后指出,目前绝大部分企业的技术人才与销售人才的收入和地位不对等,估计短时间内难以扭转这个局面,但技术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如果长期不注重,以后很可能会面临枯竭。

 潘磊

 

   潘磊,32岁,现为北京兴大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刺绣机电控研发部部门副经理,硕士研究生学历,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毕业,其开发的“面向时变负载的多功能数控系统在电脑刺绣机中的应用”项目中曾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年,研究生毕业后的潘磊进入兴大豪公司,成为一名研发工程师。彼时,年轻的潘磊对缝制机械行业的了解仅仅限于家中的一台老式脚踏缝纫机。

 

  在学校时,潘磊参与过电动机车和电动汽车的有关项目开发,那些涉及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侧重对电路拓扑及控制策略的研究,而在兴大豪更多的是进行刺绣机电控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和产品开发。对刚入行的潘磊而言,绝大部分的工作内容都是陌生的。

 

  潘磊加入兴大豪时,公司正值高速发展期,其生产研发任务非常繁重。公司还是细致安排,对新人进行了全方位的培训。潘磊先后进入生产车间、整机实验室实习,对刺绣机电控有了初步认识。之后,潘磊在公司安排的有经验的工程师指导下参与研发工作。

 

  为早点掌握刺绣机的系统知识,并很快进入研发角色,潘磊克服职场新人畏惧领导、怕与老员工交流的心理,在遇到问题时积极请教他人。他积极利用到业内整机厂走访的机会,注重在现场观察和理解刺绣机的机械结构,以便开展刺绣机电控系统的开发工作。

 

  潘磊说,掌握各类刺绣机的机械结构并非易事。中国的刺绣机整机厂家最多时达300多家,每个厂家的产品机械结构都有不同,其整机配置又因不同部件的组合具有多样性,加之对控制系统的宽容度要求非常高,使得从事控制系统的开发人员在熟悉每一种机型配置及其机械结构、控制特性的过程中,要有极大的工作量。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潘磊告诉自己要有足够的耐心。他把各种不同的配置进行特点比较,找到相同点和不同点,不断总结加以掌握。

 

  功夫不负有心人,潘磊的努力钻研换来累累硕果。“A88高档机”是兴大豪开发的第一代高档金片绣机型,也是潘磊在公司参与的第一个研发产品。他主要负责下位机控制系统的开发。在研制过程中发现机器经常漏片,潘磊仔细分析了金片绣系统的原理和结构,提出有效建议去除不稳定因素。项目获得成功,大大增加了潘磊的自信心。

 

  最初开发产品时,潘磊也急于出成果,总想研究尖端技术,后来发现越追求高技术越容易错失市场机会,或者脱离客户实际需求形成不了产品。他在开发产品的过程中对“做产品”与“做技术”有了深刻认识,公司以产品而盈利,一个挣钱的产品并不一定要有最好的技术,而是要贴近客户需求、方便制造和维护、在保证可靠性的技术上尽量降低成本。有了这层认识,潘磊就注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开发有市场需求的产品。

 

  他在参与开发“CX8系统平台”时通过软件的优化和整合实现了下位机主控软件为一版源程序,使该系统可通过条件汇编生成2 000多种不同的生产程序,方便产品维护。在这个项目中,他获得了“北京一轻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而CX8系列机型在问世后的四年内累计销售额超过1.4亿元,为企业创造了效益。

 

  在多次成功地将研发的成果转化为可盈利的产品后,潘磊也总结了一些经验。他认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要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及时就客户需求变化进行调整,而不要等项目完成后才发现产品无销路,否则对公司、技术人员都将是巨大打击。研发者在开发产品时,应该坚持新技术所占比例不超过30%的原则,尽量多采用成熟技术。俗话说,领先半步是英雄,领先一步是先烈。新技术过多的产品很难控制项目进度和产品可靠性,不利于成功,可以将新技术在基础研究项目中进行研究,有一定基础后再应用到产品项目中去。研发者要深入基层,多去生产车间、客户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提高业务水平,切忌闭门造车。此外,研发者还要重视产品的每一个细节,避免因细节问题导致整个产品失败。

 

  “科学技术是严肃的,不能掺入任何水分,当技术上出现问题时,如果只想着应付过去,最终产品会‘对付’你的,”潘磊还认为,“产品研发有时很枯燥,不能幻想一步登天,只有长时间努力和坚持,特别是在研发出现困境或产品出现问题时不轻言放弃,才可能成功。”

 

  如今,潘磊已经成长为公司的研发骨干。2009年起,潘磊担任了“CX9链式混合机平台开发”的项目组长。项目组提出了世界首创的“链式多金片控制技术”,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2011年1月CX9机型全系列转产销售。通过这个项目,潘磊完成了从研发工程师向研发管理者的身份转换,各方面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他也被公司选拔担任刺绣机电控研发部部门副经理一职。

 

  潘磊以钻研成就专业,而他的目标是成长为缝制设备电控领域的专家。在他看来,自己仅仅还刚入门,还要更加努力地提升业务水平。现在的工作,也是潘磊热爱的事业。“工作热情对产品成功非常关键,一时的热情很简单能做到,长时间保持工作热情就很难了,要把工作看成自己的事业,而不是简单地看成谋生手段,才有可能取得成功。”(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