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贝发集团年产3亿支笔类产品柔性生产线技改项目正式立项,预计投资近3000万元,计划年内完成第一条生产线项目改造,一年内共完成三条柔性生产线改造。柔性生产线改造完成后,贝发集团的年产能将从原来的14亿支笔提高到17亿支笔,生产周期缩短80%以上,生产成本降低50%-70%。贝发集团也是全国第一家进行笔类产品柔性生产线改造的文具企业。
2009年下半年,面对国内文具行业机械化程度低、产能低下导致生产成本高、利润低的现状,以及原材料、招工成本上涨、汇率变动等压力,贝发集团决定建立以全现代化为特点的柔性生产线,即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紧密相扣衔接在一起,构成高度集中、协调的同种4结构多品种自动化柔性生产线,真正实现“高效、低耗、优质”的先进生产。
在贝发集团生产总监胡冬的办公室,他向记者演示了柔性生产线的工作原理。以生产10万支笔为例,在传统生产条件下,生产时间需要将近20天,产品在车间的运送距离为1000米以上,人员22人。柔性生产线投产后,生产周期缩短为10天,运送距离为0米,人员只需10人。“柔性生产线打破传统的工艺流程,将注塑、印刷、装配、包装四道原本分散在车间不同地方的工序,通过机械手、轨道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完成从投料到制成品的一条龙生产,就像一个岛,因此我们也将这种工作模式称为‘工作岛’。”胡冬说。
胡冬告诉记者,贝发要建“工作岛”的消息一经发布,企业内外传来不少质疑声。文具行业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模式转型,提高自动化水平,技改的投入和产出能否成正比?能否满足日益复杂的订单需求?这些都成为各方争论的焦点。“作为国内文具行业的龙头企业,贝发有条件,也十分看好柔性生产线将带来的巨大效益。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贝发必须快走一步,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据介绍,目前,贝发首条柔性生产线已进入试制阶段,预计年内将完成并正式投产。目前,流程改进和设备更新、改造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其中新购基础设备180台。为了有效连接四个工序点,今年年初,该公司投入600万元,从德国引进四向双伸展臂,该机器能自动精确拿取和放置半成品。贝发是省内首家使用此种设备的文具企业。
另外,贝发与江苏一家企业合作,历时半年研发成功空中轨道,代替传统的皮带用于传输物料、半成品和成品,减少了场地占用,传输效率也大大提高。生产线投产后,基本能够实现当天投料当天成品入库,同时解决了半成品滞库问题,减少了场地占用。
“柔性生产线对工人技术的要求也比以前更高。”胡冬告诉记者,今年初以来,该公司已从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引进了160多名相关技术专业的学生,将作为一线的技术人员加以培养。今后普工和技工的招聘数量比例也将从以前的8:2变成4:6。
“生产模式的转变和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促成柔性生产模式形成规模,产生集约效应,有利于贝发进一步缩短与国际先进制笔企业的差距;同时通过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引领行业的技术进步,有可能掀起国内制笔行业一次创新革命。”胡冬表示。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