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贸易壁垒措施可以持续18年之久,甚至还将延长——欧盟自1993年起就对中国自行车施加反倾销关税,成为欧盟对华反倾销历时最长的案件之一。目前,欧盟内部又在考虑将此项反倾销措施再延长3年,中国自行车出口欧盟前景一片黯淡。
近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高级商务专员张培生表示:“欧盟对中国自行车的反倾销税已经实施了18年,目前中国自行车在欧盟市场中的份额已经降到了3%,根本对欧盟产业构不成威胁,但即使这样,欧盟还要延长对中国出口的自行车征收反倾销税。”
18年3次日落复审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介绍,目前协会已经组织相关企业赴比利时布鲁塞尔出席欧盟对华自行车反倾销案的听证会。此前,中国自行车协会秘书长郭海燕已经在2010年12月代表中方企业在欧盟进行过游说。
这段长达18年的反倾销案,其实经历过多次日落复审。1993年,欧盟首次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自行车征收反倾销税。欧盟的正式反倾销措施通常为期5年,但在期满时可以发起所谓的日落复审,以决定是否有必要继续征税。过去18年里,欧盟委员会两度应欧盟生产商的请求,对中国自行车发起日落复审,并分别于2000年和2005年决定继续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
2010年7月,欧盟委员会对即将到期的反倾销措施第三次发起日落复审,并于近日建议将反倾销税再延长3年。一般来说,只有当被认定的倾销行为对本国产业造成实质伤害时,才能对相关进口产品课以反倾销税。
但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的人士介绍,过去几年中国出口到欧盟的自行车数量明显下降,年出口量从上世纪90年代的300万辆降到现在的六、七十万辆,与此同时,欧盟自身的自行车产业却没有什么起色,可以说欧盟所谓的产业伤害与中国自行车没有因果关系。
对于新一轮日落复审的结果,从生产企业到行业协会都忧心忡忡。
每年损失至少2亿美元
据介绍,过去十几年欧盟运用一些不合理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自行车产业,但欧盟的自行车产业并没有经历快速发展或复苏。相反,中国自行车企业失去的市场份额有相当大一部分是被第三国抢占去了。
欧洲机构的调查表明,欧盟企业尽管面对来自亚洲竞争对手的挑战,仍占据着超过60%的市场份额。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法律服务部副主任刘鹏旭指出,这种贸易保护主义做法扭曲市场竞争,保护了欧盟落后企业的利益,却损害了成千上万消费者的利益。和美国相比,欧盟市场上销售的自行车价格平均高出三分之一,这实际上意味着欧盟是在让普通消费者多掏腰包以维护不具竞争力的自行车生产企业。
历时18年的反倾销让中国自行车生产企业蒙受了相当大的损失。过去十几年由于欧盟对中国自行车的不合理措施,中国出口企业每年损失2亿至3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自行车行业在18年的时间里,至少损失了30多亿美元。
应诉已失去积极性
据悉,过去几次日落复审时,中方都积极应诉,参与的中国企业都有30家左右。但虽然中方收集了大量数据,证明中国自行车没有对欧盟产业造成伤害,由于欧盟反倾销程序高度不透明,而且一些成员国保护本国就业的势力很强,中方的合理要求并没有得到回应。
这次中国企业的应诉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因为对欧盟能否主持公道失去了信心。先前,中国企业积极配合欧盟调查,结果没有一家拿到市场经济待遇,而是被欧盟一刀切,全部处以惩罚性关税。除此以外,欧盟的审核程序非常复杂,耗费了企业大量财力和精力,这也使得中方的应诉难度加大。一些中国民营自行车企业也反映说,虽然欧盟不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但他们完全是按照市场模式运作,产品根据市场定价,对于这样的事实,欧盟却视而不见,对他们课以同样的惩罚措施,这种情况不可理解。作者: 兰 军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