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喝牛奶还是喝标准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7月8日

  中国牛奶行业的水正越搅越混。具名的不具名的专家们遮遮掩掩地“深喉”着,媒体们在所谓中国乳业标准“全球最差,是全球乳业的耻辱”这句骇言下寻求着行业的真相。

  没有真相,只有众说纷纭,新的生乳国家标准已经实施了一年,眼下可能是中国乳品行业运行过程中乳业问题最少的时刻。

  但是安全奶并没有成为放心奶,“最差说”又将牛奶问题放大到了令消费者恐慌的程度。

  那么消费者喝的到底是标准还是产品,毫不疑问是后者;而这些行业“深喉”们的胆子还是没有大到直指消费者购买的产品本身,更不敢拿具体的品牌说事;不仅没有将内行与外行之间那层纸捅明白,反而让所有人都开始担心起眼前这杯奶是如何之差。而真相也在争论中越走越远。

  奶贱还是奶贵?

  毫无疑问,牛奶是个花钱的东西。

  再有营养的牛奶对于多数国人而言,仍然没有成为生活必需品。中国人的乳糖不耐,中国人的传统消费习惯,都使得牛奶更多成为婴幼儿和老人的补给,而非青壮年的生活必备。

  再比如,究竟有多少人在喝牛奶?这些喝牛奶的人中年龄划分、消费依赖、城市农村消费的划分数据等等,多数是本模糊账。

  而已知的数据是:中国目前的良种奶牛不到30%,未来几年奶牛单产不会有太大的提高。随着乳品加工能力的提高,奶源不足的矛盾是长期的,有的企业的长期开工率在六成到七成。还有行业存在用进口奶粉生产还原奶的问题……

  在原料奶总体短缺的现状面前,反而我们看到更多行业怪现状:同样容量的奶比矿泉水卖得还便宜;包装越复杂的奶比包装简单的奶好卖;这个行业利润微薄的产业,成为央视标王的角逐者;某品牌高管公开宣称输往香港的牛奶比国内的牛奶质量更好……

  牛奶是个好东西,却在好东西的路上不断出现坏问题。正如我们在食品领域一而再,再而三所犯过的错误那样——乳业也上演着仅有高标准而无市场基础,只会催生造假;造假所带来的暴利,又会推进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倒逼。也正基于此,新西兰的农林部发言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中国的生乳新国标立足国情,符合国际惯例。

  低标准是个真问题,却不是个真结论。

  低成本的安全

  中国农产品的限价保护并不能使生产者的权益获得全面保护。

  牛奶的最低限价和市场直接成交价之间总是有些距离,然而安全的食品是需要成本的。

  之前的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以及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等确定了中国奶业发展的优势区域:除上海之外,普遍集中在北方地区,这就势必造成“北奶南调”。从奶牛饲养数量看,2003年新疆和内蒙古的奶牛总数占了全国的1/4,2003年的牛奶产量黑龙江、河北、山东、新疆、陕西、北京、山西六省市占全国产量的53%。

  这种区域性的产业布局,决定了许多地方的牛奶需求缺口得靠市场调节,而不能完全靠新鲜且价高的“巴氏奶”来解渴。

  为什么十几个部门管不好一杯奶?整个乳业的产业链太长了,涉及层面太多。但是首要解决的是消费者手中的产品必须是安全奶——这是所有监管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最低标准的牛奶收购标准,并不意味所有的牛奶都是最低标准,更不代表终端的成品就是最低品质。分级化管理必然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空间。

  批评总比建设来得容易,但是仅仅局限于小市场看高标准,本质也是挟标准谋格局。但是监管的不力,是任何标准都无法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