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销售受阻,同样对生产企业造成了影响,部分骨干企业证实,近两个月来,国内市场确实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坡。很多整机企业,包括日本重机在河北廊坊的生产基地,都在出现了产品的库存积压,与之前的供不应求形成了鲜明反差。
对本次变化,国内主要整机企业给出了较为理性的分析和判断。
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寅分析说,今年以来,内需市场,也就是服装企业在持续不断的设备购进后,有效的需求量明显减少。4月份之后,各地服企纷纷出现订单下降、设备空闲的情况,引发了缝制设备销售的下滑,这恰恰是行业市场供需规律浮出水面时的具体表现。
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仁舜也认为,当前的变动是在供需关系趋于稳定后,市场自我调节的正常结果,预计在未来的二、三季度,行业将进入常态的运行轨道,也就是进入到俗称的“淡季”。
浙江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卫星表示,国内市场在出现的销量下降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相较于一年多来缝制设备市场呈现的非理性的持续热销,当前的市场则显得更为真实,也更能反映出下游服装企业客观的需求情况,有利于生产企业摸清市场脉络,真正做到根据市场需求实时调整生产节奏。
三家企业的负责人均表示,他们已经注意到了国内市场的变动,并第一时间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在改变销售策略的同时,将销售重心从国内转向了国外。
朱寅表示,由于危机后整机企业产能恢复普遍较缓,而且大家一直将重心放在国内,导致出口市场的需求缺口始终未得到有效缓解。在内需市场下滑时,外贸市场仍将呈现出一段时间相对稳定的态势,预计外国主要市场会成为接下来国内设备销售的主攻方向。
应对:直面问题,理性对待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何烨指出,当前部分市场缝制设备销量的下降,是市场调节的正常体现,仅凭国内经销商的销售表现就判断市场出现拐点,是片面的,也是欠缺说服力的。
何理事长强调,市场变化由市场规律、供求关系决定,面对变化,行业企业要审时度势,摸清市场脉搏,对未来走势做出预判,从而进行相应的调整。而且,市场变化产生的影响,从销售终端传导到生产企业需要一定的周期,行业企业可以利用好这一时间差,早作准备,理性应对。
在采访中,经销商们普遍认为,越是市场波动时期,越是需要做好服务:要转变经营观念,将自身定位从单纯“卖设备、修设备”转变为“整体服务运营商”,利用信息化等技术手段更好的为客户提供帮助;要更深入的参与到客户的生产过程中去,对客户的工艺流程、设备的挖潜提升等方面提出建议;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的频率和强度,第一时间掌握客户的需求,并迅速做出反应。通过上述举措,经销商希望能够稳定现有的客户资源,以帮助企业顺利地完成从热销到平稳的过度。
此外,多数受访企业明确表示,当市场趋于平稳时,市场秩序的稳定将成为焦点问题,怎样合理、公平、有序地利用和开发市场资源,维护来之不易的健康竞争环境,不仅是主干生产企业、经销商的任务,更需要全行业企业共同努力。更有经销商指出,部分生产企业在本轮非常态高速运行时期,单方面追求产出而舍弃质量底线,在市场回归正常之后,很多被忽视、隐藏的问题将暴露出来,如何消除、减少这些产品带来的不利影响,将成为考验整机、经销商企业的首要课题。(wy)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