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表示,已将有关方案上报国家发改委,并将配合工信部,推动加快解禁,使产业在政策、法规健全的体制中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道路
□ 本报记者 刘 峰
“一次性聚苯乙烯发泡塑料餐具(以下简称“一次性发泡餐具”)所用材料仅为5—8克,比其他同类产品的能耗和材料消耗更低,更加绿色低碳,使用后还能回收再生利用,符合循环经济理念。”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秘书长马占峰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人们不禁要问:一次性发泡餐具不是已被国家明令淘汰了吗?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治理、淘汰一次性发泡餐具,并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将其划归为淘汰类条目,且在修订后于2011年6月1日起实施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也未做调整,但记者日前在国家发改委于北京召开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新闻通气会上拿到的一份针对2011版目录轻工业部分的政策解读中写道:一次性发泡餐具将择机从淘汰类目录中删除。
对一次性发泡餐具的质疑主要源于两大问题:质量安全及其环保。
马占峰强调,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是绿色产品,其主要材质为聚苯乙烯,是可以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具有质轻、无毒无害、价格低廉等特点,其在一次性餐盒市场的占有率高达70%。
然而,在对2005版目录进行修订时,一次性发泡餐具的去留问题仍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主张将该条目从淘汰类中删除的一方认为,一次性发泡餐具无毒无害,可回收利用再制造其他产品,节约石油资源,生产成本低,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在使用;主张将该条目仍保留在淘汰类目录中的一方则认为,一次性发泡餐具在高温条件下会分离出有毒物质,对人体有害,我国回收处理机制尚未健全,容易造成“白色污染”,一些非法生产企业使用回收材料生产成品,会造成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针对人们最关心的毒性问题,国家发改委曾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所按国家相关标准对一次性发泡餐具进行毒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一次性发泡餐具能够满足《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国家标准》的要求。
“目前上海施行的‘三分钱工程’,即每只餐盒向生产商收取3分钱,用于补贴回收、污染治理等环节,已妥善地解决了一次性发泡餐具的环保问题,这个经验值得推广。”马占峰说。
据介绍,3分钱的具体分配是:1分5厘给捡拾餐盒者,5厘钱补贴运输费用,5厘钱返回成立的四个回收中心,5厘钱给处置工厂做补贴。回收由上海废弃物管理处统筹,再送到工厂处理。据悉,浙江和江苏的企业也有望被纳入该回收体系。
这能否推动一次性发泡餐具的解禁?
本着科学、合理决策的原则,国家发改委在听取了各有关方的不同意见及调研的基础上,在对2011版目录轻工业部分的解读中表明了对一次性发泡餐具的四点基本看法:一是遵照国家标准[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GB9692-1988),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89-1988)生产的一次性发泡餐具合理使用情况下没有安全问题。二是一次性发泡餐具可以回收再利用,利用回收原料可制备多种其他产品,达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符合资源节约的方向。三是一次性发泡餐具除中国大陆明令禁止使用外,世界不少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及欧盟目前也在生产和使用,并且发达国家针对一次性发泡餐具还在不断开发新产品,有些国家如日本和韩国有明确立法回收该产品,其他国家和地区多是由行业以非立法回收协议方式进行管理。四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应用环境的变化,最初出台禁止一次性发泡餐具使用的环境已发生较大变化,因此有必要将一次性发泡餐具从淘汰类调整至允许类,但考虑到经过10年来的禁用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治理餐具“白色污染”已收到明显成效,且我国针对一次性发泡餐具的生产、销售、回收、中转、运输与处置利用的管理和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如果现在将其从淘汰类目录中删除,将会带来一系列不利的社会影响,因此在2011版目录中暂时没有对其做相应调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意见,为了实现一次性发泡餐具使用的平稳过渡,保护环境和加强资源的合理利用,应尽快制定一次性发泡塑料行业的准入条件,建立和制定回收再利用的机制及相关标准等。上述工作完成后,择机将其从淘汰类目录中删除。
马占峰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已将有关方案上报国家发改委,同时将配合主导此项工作的工信部,推动一次性发泡餐具加快实现解禁,使产业在政策、法规健全的体制中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道路。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