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温州、东莞等地纷纷辟谣,当地并未出现企业大规模倒闭现象,但鞋服等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正陷入多年来的最低谷。
“我倒是很纳闷,2008年我们的订单没怎么受影响,2011年却是最差的一年。”东莞市一企业负责人对记者坦言。
于是,记者赴东莞实地调查发现,原材料、用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压缩企业利润空间,加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加大,很多鞋服企业要么有单不敢接,要么想接接不到。
过去三年,东莞一直都在转型升级。2010年11月16日,东莞被正式评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之一。转型升级提升了劳工待遇,也提升了用工环境,但却无形中压缩了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东莞越来越只适合生产中高档产品,生产中低档产品的企业很大概率会倒闭。”东莞港之杰实业有限公司经理廖永杰告诉记者。他的公司在东莞厚街白濠村工业区,生产安全鞋(即“劳保鞋”),厚街是鞋业鞋材行业的聚集地。廖永杰说,他们原本打算在东莞设立制鞋生产线,但由于“市场情况越来越恶劣,人工成本增加百分之三十”,他们唯有把生产线转到内地城市,东莞的公司只负责接单、设计、打版。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也不容小觑。“十年前,一双鞋出口10美元,现在也是10美元,但是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你的利润空间下跌了百分之三十。”廖永杰表示。
廖永杰说,现在想保持利润,就要接到一双30美元的订单。“但是高单价的单,意味着企业自身实力也要提高。转型升级不是那么容易的,设计研发需要更多专业人才、专业设备。”廖永杰说,虽然政府有很多转型升级的扶持政策,但是很多中小企业对政策并不清楚,而且也不一定能享受到真正的优惠。“现在的情况,可以说比2008年更加艰难。”据廖永杰表示。
按照统计,东莞还有4000多家劳动密集型来料加工厂,这一轮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成本增加让这些企业又一次经历考验,但不是每个厂都有转型升级的实力。
东莞市虎门服装服饰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敏健对本报记者说,通过局部调查显示,劳工用工困难,通货膨胀,最大的影响是经商的环境变差,企业没有那么大的利润空间,对中小企业影响更大。
对于一些小企业倒闭,他表示,这是一场市场自然洗牌,不太良好的企业,通过这次市场的洗牌,让整个发展空间扩大,让留下的企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转型升级是一把双刃剑,我历来认为转型不应该是喜新厌旧,也不能喜大厌小。转型,应该是全社会方方面面提高生产效率。现在有些中小企业倒下蛮可惜的,政府应该出手救救。”丁力表示。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