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饮料企业出新招 包装玩“瘦身”矿泉水瓶越来越薄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5月5日

  为应对成本上涨压力,近几年来,各种饮料的净含量都在玩“瘦身运动”。记者近日走访市场发现,这场“瘦身运动”今年大范围波及到饮料包装材质,如矿泉水瓶越来越薄,以至于不少废品收购点收购形式由“论个”改为“论斤”。

  “现在的矿泉水瓶越来越薄,越来越软,拧瓶盖也成了一门技术活。”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昨天他在拧矿泉水瓶盖时竟然被洒了一身水,“轻轻用手一捏,水就溢出来了。”

  记者昨天在龙蟠中路金润发超市看到,矿泉水销售专区有农夫山泉、统一、今麦郎、可蓝等七八个品牌,同规格一瓶矿泉水价格从0.65元至3元不等。1元及1元以下的矿泉水瓶很薄很软,一些矿泉水瓶因为太软,在搬运过程中受到挤压已严重变形。

  “矿泉水瓶变软变薄今年已成普遍现象,越是价格低的饮料,瓶子捏起来越软,稍微受点挤压就变形,无论采取什么办法也无法恢复原状。”柜台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饮料包装材质的“瘦身”不仅有“由厚变薄”这一种简单办法,一些听装饮料的包装材质也进行了彻底更换。据悉,从2008年起,王老吉凉茶便开始启用铝罐包装,并陆续投放到北方市场。目前,这种铝罐包装已开始在全国推广,我市几乎已没有铁罐包装的王老吉。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相比铁罐,每个铝罐可节省成本0.2元左右,每罐饮料的包装材料成本可降低约15%。

  由于包装材质发生变化,不少废品收购点回收饮料瓶的形式也变了。

  一收购点小老板称,以前他是“论个”收瓶子,这段时间他发现,很多饮料都换了新瓶子,不但小了,而且更薄,于是改为“论斤”收购了。

  “这种换包装的做法跟降容量一样,其实都是在变相涨价。”一市民针对目前饮料的“瘦身运动”说道。

  对于“变相涨价”质疑,不少饮料生产厂商给予了这样的解释:产品规格、材质的调整更多是出于增强品牌形象目的。但也有一些厂商坦言,物价上涨,成本压力越来越大,而提价又会让客户群流失,只能采取减少产品规格、压缩材质来降低生产成本的应对策略。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面对成本上涨压力,不少饮料企业年初曾酝酿提价,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后来部分大型饮品企业暂缓了提价行为。于是变相涨价的“瘦身运动”便在饮料等快速消费品行业蔓延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