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安踏(中国)有限公司销售人员在展示新产品。
新华网福州4月25日电 (记者张国俊)晋江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制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零散到集中,从模仿加工到自主创新的发展进程,逐步形成成熟的产业集群,晋江也因此成为中国最大的旅游运动鞋生产基地和世界运动鞋的重要生产基地,2001年3月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鞋都”称号,2007年12月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晋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1979年,晋江制鞋第一人——陈埭镇洋埭村村民林土秋在自家的石头房里,以一把钉锤、一张饭桌、一把剪刀和几台家用缝纫机,开办了第一家制鞋家庭小作坊。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一些不知名的家庭小作坊从小企业逐渐成长为引领国内运动鞋、运动服装新潮流开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的大型龙头企业。目前,晋江市的鞋类生产企业已发展到3000多家,从业人数19.5万人,年产旅游运动鞋8.7亿双,占全国总产量的40%、世界总产量的20%。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18亿元、纳税额24亿元。行业拥有规模以上鞋业制造企业378家、纳税超千万元企业15家、上市公司12家。全市鞋业企业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枚、中国名牌产品8件。全市鞋类产品质量稳定率达98.2%,先后有88家企业通过ISO9000系列认证、108家企业通过ISO14001认证。同时,企业十分注重自主研发,通过科技投入和产品研发,利用企业外部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资源,加强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提高企业自身的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使产品的科技元素向产品专业化、核心技术复合化、产品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目前,晋江规模以上鞋业企业均自行配套产品研发机构,共掌控鞋业生产2000多种核心技术、拥有专利189项。随着企业实力的增强,部分企业通过参与顶级体育赛事合作,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4月21日,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设计新产品。
361度(中国)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线上检验产品(4月21日摄)。
4月22日,行人从晋江市一家运动鞋专营店走过。目前晋江知名鞋企业已在国内建立了2万多个营销网点, 旅游、运动鞋类2-3级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首位。另有117家企业在15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300多个专卖点和分支机构。
361度(中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车间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进行技术把关(4月21日摄)。
4月21日,消费者在安踏(中国)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厅参观。
4月21日,来自湖北的农民工程丽旭在361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线上生产。晋江制鞋业的发展,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万外来工提供了就业岗位。
361度(中国)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运动鞋鞋面(4月21日摄)。
4月21日,消费者在商店选购“贵人鸟”品牌运动鞋。
这是晋江市集鞋业原辅材料批发、零售、储运、鞋机展销为一体的集散中心,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鞋材市场之一。来自国内4个省份和国外30多个国家(地区)600多家鞋材鞋机客商入驻,年交易额超200亿元( 4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