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冷饮饮料缩量不缩价 律师:换装变相涨价并不违法违规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4月25日

  变相涨价案例2008年11月,可口可乐中国境内的铝罐包装推出“瘦身装”,原来355ml的罐装容量变成了330ml,售价和原来的一样。据测算,这样一来,实际涨价幅度达到7.5%,消费者平均每买14罐饮料就“不见了一罐”。

  2009年1月,广州市面上的罐装百事汽水系列也更改了它多年不变的容量,从355毫升减少到330毫升,和2008年可口可乐罐装“改小”容量一致。改包装的包括百事可乐原味、百事可乐清柠味、美年达等。

  2010年9月,因棕榈油、面粉涨价,康师傅、统一、福满多等在内的多个品牌的多款方便面面饼净含量出现缩水,每包缩水量在5克到10克左右,而价格保持原样。例如一款牛肉面产品,其面饼净含量已经从90克降为85克,总重量也从108克降至103克。

  2010年,多个品牌的酸奶产品出现含量缩水,例如蒙牛180克袋装酸奶缩到160克,完达山190克袋装酸奶缩到160克,光明的1.2千克和1.25千克桶装酸奶,也大多缩水100-150克,售价保持不变。

  随着天气转热,饮料和冷饮行业将迎来销售旺季。最近开始在杭州地区陆续上架的康师傅果汁类饮料,虽然每瓶价格没变,但净含量减少了10%。

  在某大型超市里,同一款康师傅的每日C果汁有两个净含量的,分别是500毫升和450毫升,包装和大小几乎一模一样,不仔细看根本无法分辨。两种不同规格的饮料放在同一个标价签下面,都卖2.4元。从生产日期看,500毫升装的是今年2月21日生产的,450毫升装的是今年3月10日生产的,两者相差半个月左右。

  同样选择“缩量不缩价”的还有伊利冰工厂的两款产品,在没有价格变动的情况下,今年3月4日生产的伊利冰工厂山楂爽为75克,比去年少了6克;3月8日生产的冰片蜜桃为80克,比去年少了13克。

  针对这一情况,康师傅华东区的相关负责人说,这是今年公司采用的新款包装,目前减量的只有每日C的五款果汁饮料,而卖得最好的冰红茶、冰绿茶等产品,都没有调整分量,仍是500毫升/瓶。

  据杭州市物价局统计,继2月份杭城部分超市可口可乐、雪碧等饮料零售价格出现上涨之后,3月份饮料价格仍然处于小幅上涨态势。从杭州市区20家主要超市的饮料价格跟踪监测情况表明:3月份市区饮料产品价格在2月份环比上涨1.1%的基础上,再度上涨1.3%,与1月份价格相比,饮料平均价格累计上涨2.4%。

  律师说法

  商家采用“缩量不缩价”的做法,这种变相的涨价行为是否合理?浙江浙元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律师张轶群说,康师傅和伊利等企业,并不是垄断性质的生产厂商,换包装或者提价,都是一种正常的企业行为,即使换装行为是一种变相涨价,也并不涉嫌价格操纵,没有违法违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