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乳业审核后可能引发的问题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4月14日

  高成本检测费用消化恐转消费者

  在这次大规模审核后淘汰的企业之中有很多企业是由于无法承担高昂的检测设备费用,许多中小型乳制品企业被迫选择主动放弃。而即使有能力购买这套检测设备,每天1200~1500元的检测成本,企业的投入都在产品检测上,想要提高产品附加值消化成本,我们还要继续投资增加包装设备、研发费用。也会给小型乳企增加经营压力。那么那些“付得起”的企业要如何来拿回这笔费用呢?由于设备成本及检测成本的增加,且所有产品出厂批批要检验,加上原辅料价格的持续走高,企业成本增加的成本最终转嫁给消费者。

  乳业将向集中化恐形成垄断经营

  由于生产许可证重审而带来的全行业洗牌,将腾出20%的市场空间,而有能力占领这些空白市场的,无疑是财大气粗的乳业巨头。几大乳业巨头也以行动证明了加快版图整合的野心。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乳制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蒙牛正计划增资6.6亿元,在广东打造乳制品加工基地;而伊利即将向惠州砸出4.6亿元,并计划2011年在奶源建设方面的投资超过14亿元。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随着产业洗牌的继续,乳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寡头垄断的格局也日益凸显。历"换证"后,企业的并购事件将增多,销售市场的格局也将进一步集中,不少企业将借此整合地区奶业资源。

  几大乳业巨头也以行动证明了加快版图整合的野心。

  被淘汰乳企可能转到“地下”继续经营

  短期来看,整顿工作可能将造成地区奶业资源阶段性供求矛盾突出,引起部分二三线城市及乡镇地区乳品价格上涨。此次洗牌后,一大批企业被淘汰,这些企业的去向、设备如何处理等都有待解决。有分析人士指出,政府应该制定审核清理后对淘汰企业的经济补偿等援助政策。“未通过审核的乳企只有退市或者转产,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实现转型、转产。”宋亮则担忧,经历洗牌后,一些企业将走到幕后,可能变成非法乳品生产企业,进一步增加乳品的安全隐患。

  在三聚氰胺,皮革奶,的阴霾下,乳业的完全整顿能否带领中国乳业走向春天是我们现在乃至将来都要关注的问题。乳业重拾消费者信心已经成为了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