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自主研制生产了第一辆电动车。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电动车产业从弱到强,迅速成长,在众多产业中崭露头角。据统计资料,目前我国电动车市场保有量超过1.2亿辆,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和消费国。山东也悄然成为我国电动车产销大省,无论是电动自行车还是电动汽车领域,都引领着未来新能源车界消费的方向。
一直关注山东省电动车产业发展的中科院院士何祚庥认为,一辆轻型电动汽车百公里耗电只有1.5度,以年行驶1万公里计算,全年电费只需90元,与百公里油耗6升多的汽车相比,每年可节约开支2000元以上,无论出于经济还是环保考虑,新能源汽车步伐不可阻挡。
山东已经将电动自行车归入家电下乡产品,通过政府补贴鼓励消费。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作为低碳产业的重要代表,昌乐、沂南等地的电动车产业已悄然兴起,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特别是在昌乐县的朱刘街道,随着比德文、木兰、凤仪等一大批电动车企业的入驻投产,电动车市场“昌乐板块”呼之欲出。
早在2007年,昌乐就规划建设了10平方公里的山东电动车产业基地。随后,在国家推出一系列绿色能源补贴新政的刺激下,各路“低碳”诸侯齐聚昌乐,产业的集聚效应迅速显现。目前,江苏常州吉庆电机、江苏无锡祥龙前叉减速器、天津赛宝威喷涂、浙江天能电池、浙江温州九龙彩印等30多家电动车配套企业已经入驻产业基地,木兰、凤仪、鸢飞等一大批电动车整车生产商开始在基地内筹建“园中园”, 新加坡、韩国、美国的众多知名企业也纷至沓来考察洽谈。
去年,基地内仅比德文电动车的产能就达到300万辆,电动车以及零部件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带动就业1万余人。按照目前的标准计算,山东电动车产业基地内所有在建项目全部竣工后,昌乐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基地。
电动车行业以电动自行车为主的板块正进入高峰期。但是,未来电动汽车的商机不可小觑,目前,山东电动车产业基地内比德文、木兰、鸢飞等各大电动车品牌生产企业无一例外地将目光投到了电动汽车领域。基地内二期电动轿车、电动警车、电动叉车以及电动旅游观光车和电动公交车已经投入生产,自主研发的太阳能电动汽车、充电一次可行驶500公里的新型锂电电动汽车也已上市。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