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陶瓷企业展开劳动力抢工“三板斧”之争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3月9日

  “月入3000元以上,买五险,每月休假4天,包食宿并提供夫妻房……”,在各个产区的许多陶瓷企业的招工启事上,工人福利的说明越来越详细。“用工荒”现象的出现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订单的增多,陶企用工的缺口似乎越来越大。粥多僧少,面对着来到家门口的工人,如何把其请入家中,陶企可谓各施其法。一场企业之间的劳动力之争已经大张旗鼓地敲响。

  高薪抢人

  年前,农民工整理行装,踏上归途回家过年;年后,农民工再次背起行囊,踏上火车进城务工。这就是农民工年复一年的生活。离乡背井,远离亲人,“候鸟”般的农民工进城打工,就是为了寻求富裕门路。挣钱自然成为许多农民工主要的或者唯一的愿望。

  据佛山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数据显示,节后回流佛山的外省人员达444214人,其中,新民工数45643人。然而,这与企业计划新招收的158689人仍有很大差距。如此之大的劳工缺口不得不使陶卫企业紧张起来,对企业来说,不管老板是否乐意,加薪已是抢人的“第一板斧”,是顺应市场之举。面对已经来到厂门口的劳工,企业更是不会放过,高工资、高福利、降低用工门槛等等,只要是基本条件符合,就会把人“抢进来”再说。

  除了“守株待兔”,许多企业为解用工短缺的燃眉之急,一早就开始了“主动出击”。各个产区周边的火车站、长途汽车站,都能看到许多企业高举招工牌的画面。这些企业一般都不是农民工熟悉的企业,在人头涌涌的现场,面对同行的竞争,为了吸引农民工,招工牌上标注极具诱惑力的工资价码自然必不可少。

  温情感人

  近几年,“用工荒”风潮频袭珠三角、长三角等劳工需求量较大的地区,经一事长一智,许多陶卫企业为了解决用工难及留工难问题,纷纷对农民工打出了温情牌。

  陶瓷卫浴制造企业的生产工作环境较差一直为各界所诟病,为此,有企业便在改善工作环境上“做文章”。许多公司投入不少资金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排放、加强车间的通风等,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员工自然愿意留下来。工作环境改善之后,企业开始在生活环境下功夫,一栋栋设施齐全、装修一新的宿舍楼,完善的生活配套,设置大量的夫妻房以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向心力。“硬件”实力提升之后,企业又开始在人文关怀等“软件”上加大力度。年前,“用工荒”的苗头起来之后,一些企业就开启了应对之策。春节返乡难是农民工最为揪心的一件事,年前一些企业通过包车的形式免费送农民工回家过年,年后又统一包车接回工厂。更有甚者,在过年期间,由企业高层组成的慰问团,去到农民工较集中地区登门拜年。

  种种温柔攻势让农民工们感动不已。在这种攻势下,农民工自然会选择留在企业。然而,温情牌打出还有一个更大的效用。由于农村具有以血缘、地缘为传导机制的特点,逢年过节,走乡串户谈论工作、生活,因此具有一定“口碑”的企业非常容易让农民青睐,企业再通过“介绍员工入厂有奖”的激励政策,让招工不再艰难。

  愿景留人

  据国家统计局监测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全国农民工总数达2.42亿人。其中外出就业1.53亿人,本地非农就业0.89亿人。据了解,在外出就业的1.53亿人中,约有1亿人是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近日,从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的一份新生代农民调查报告显示,从打工动机上看,新生代农民工中有42.3%是为寻找发展机会;从工作稳定性看,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年变换工作0.26次。调查报告的作者中国工运研究所所长吕国良说,新生代农民工更希望在就业地成家立业,更希望享有与城市人一样的社会保障和工作尊严。他们不想像父辈一样再回到家乡,他们的诉求与自己的特点也相吻合。

  农民工流动性大、熟手难招难留是陶卫企业的一大烦恼。走访多家企业时听到最多的声音是:“现在的80后、90后工人很难管理,稍有不如意就拍拍屁股走人。”时代在改变,农民工的观念也在改变。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的程度远远高于上一辈,躁动、不安分具有时代特征,除了对薪资待遇提出更高要求以外,对自身的发展前景尤为关注。为迎合这一变化,许多企业开始行动起来,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上升空间,开展职业培训等,此外,为吸引和留住员工,员工工作一定年限之后,在当地购房可享受申请无息贷款,让农民工看到落地生根,改变命运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