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中国粮食生产面临北方大面积旱情的考验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2月10日

  在当前通胀压力上升的情况下,大面积旱灾将推动粮价继续上行,助推通胀压力。

  2010年,包括西南旱情在内的中国气候灾害比较多,但中国粮食产量仍创新高,一个重要原因是西南地区并非中国粮食的主产区。但目前中国面临更严峻的旱情考验。去年10月以来,北方冬麦区降水持续偏少,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八省部分地区旱象露头并持续发展,干旱发生时间比2008年提早了1个月左右。

  农业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4日,八省冬小麦受旱9611万亩,占八省冬小麦种植面积的35.1%,占八省耕地面积的21.7%,受旱八省冬小麦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八成以上。山东省抗旱动员会议上传出的信息是,仅山东受旱麦田就超过3000万亩,而随着立春后蒸发量加大,到2月底再不下雨,山东省气象干旱将达到200年一遇,部分地区将达到500年一遇。自从去年9月下旬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只有12毫米,比常年偏少85%。

  目前各方面对旱情都非常重视,但人力毕竟是有限的。以春节期间,温家宝总理考察的山东曲阜南辛镇为例,当地水库满足本镇浇灌绰绰有余,但面向曲阜市可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水利建设长期以来欠账较多,“十二五”大搞水利建设远水解不了近渴。虽然“十一五”期间,中国稻谷和小麦平均价格较2005年提高25%-40%,但同期美国小麦期货价格却上涨近200%。而且在生产成本上涨较多的情况下,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没有显著的提高。这都是旱灾来临时对粮食生产的不利因素。要提示的是,在当前通胀压力上升的情况下,大面积旱灾将推动粮价继续上行,助推通胀压力。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