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减少碳排放既要消费增又要结构轻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1月30日

  数据显示,能源工业是碳排放最重要的部门,重工业碳排放也具有重要地位;在不同时间段各种效应在工业分行业中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我们从整体状况、分产业(农业、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工业分行业(能源工业、轻制造业、重制造业和其他工业)三个层面对1992~2007年我国碳排放变动进行SDA分解。
整体状况分解结果
  分析表明:
――1992~2007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长34.2亿吨,其中,能源消费强度变动效应始终保持负值,为中国减少碳排放发挥着积极作用,累计减排二氧化碳103.86亿吨。与此相反,消费、资本形成、出口等规模增长因素始终是驱使中国碳排放强力增长的主要因素,1992~2007年三者累计增加碳排放105.07亿吨,分别为25.60亿吨、39.62亿吨和39.83亿吨。表征广义技术进步(包括科学技术进步、管理集约化、产业结构变动等)的投入产出系数变动效应也始终是正值,且越来越大,1992~2007年投入产出系数变动效应累计增加碳排放32.10亿吨,这说明,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日益“粗放型”增长态势,经济增长对物质资源特别是能源资源消耗的依赖程度加大,这与“低碳化”发展方向是背道而驰的。在此期间,能源结构变动效应不明显,1992~2007年累计值仅减排0.36亿吨,说明中国能源结构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一种稳定的状态。进口替代效应则从负数转变为正数,1992~2007年累计增加碳排放1.27亿吨,说明从碳排放的角度看,我国进口结构也处于一种“劣化”的过程中。
――从消费、投资、出口三者对中国碳排放增长的贡献来看,1992~1997年增长最多的是投资扩张效应,1997~2002年、2002~2007年增长最多的是出口扩张效应,1992~2007年累计效果则更明显,消费、投资、出口扩张效应分别为25.60亿吨、39.62亿吨和39.83亿吨,表明出口和投资超过消费,成为碳排放增长的主要贡献源泉。
――2002年开始的新一轮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经济增长,使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在1992~2007年碳排放增长的34.19亿吨中,2002~2007年碳排放增长占其中的80%,达27.24亿吨。尽管这一时期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能源消耗强度变动效应为-26.06亿吨,但经济规模的扩张使碳排放增长29.81亿吨(消费、投资和出口三者扩张效应之和),尤其是投入产出系数变动使碳排放量大大地增加了,该效应达到20.86亿吨,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从“低碳化”角度来看,这一时期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出现了明显“倒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得以强化。
  分产业分解结果
数据显示,在1992~2007年总的碳排放增长中(341869万吨),农业、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分别为1134万吨、344211万吨、204万吨和-3680万吨,对排放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3%、100.7%、0.1%和-1.1%。可见,工业领域碳排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工业碳排放量超过全部碳排放增长量,而服务业碳排放则呈绝对减少态势。
  分产业看,1992~2007年能源消费强度变动效应都是碳排放减少的主要因素,消费、投资和出口一般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但在不同产业作用不一样。在农业和服务业中,消费扩张效应比出口扩张效应、投资扩张效应都要大一些;在工业中,出口扩张效应比投资扩张效应、消费扩张效应要大一些;在建筑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投资扩张效应,消费扩张效应和出口扩张效应则非常微小。在不同产业中,1992~2007年能源消费结构变动效应也是碳排放减少的一个因素,但效果很微弱,服务业中的能源消费结构变动效应相对大一些,但也只占26.3%。和其他产业的投入产出系数变动效应为负值不同,工业的投入产出系数变动效应是323528万吨,对碳排放增长的贡献为正的67.5%。1992~2007年,在所有产业中进口替代效应都不明显,所不同的是,工业的进口替代效应为正,而其他产业的进口替代效应为负。
  数据显示,在不同时间段各种效应在不同产业中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在农业和工业中,消费扩张效应呈逐步缩小趋势,而投资扩张效应和出口扩张效应则呈逐步增大趋势。在农业和服务业中能源消费强度效应有缩小的趋势(指贡献幅度,而非贡献率),而在工业中该效应有增大趋势。与其他产业碳排放增长(减少)相对缓慢相比,工业碳排放增长在2002~2007年出现了显著增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投入产出系数变动效应增长最多,该效应在工业碳排放增长中呈不断增长态势,而在其他产业中,其作用是不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