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上半年国内首份城市综合性低碳发展研究报告《佛山市禅城区低碳发展战略基础研究》完成初稿后,下半年由禅城区发展和改革局、科技局和安元易如国际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组成的研究团队,对报告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并将成果应用于“十二五”规划的研究纲要当中,引导禅城未来低碳经济社会的发展。日前,在广东省成为国家低碳示范省之一的背景下,已经结束的区委全会和禅城“两会”透露:禅城将大力实施绿色增长战略,申请建设低碳经济发展示范区,率先探路低碳化转型。
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发展主流,“低碳制造”正逐步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新的“绿色壁垒”,禅城要提升产业竞争力,在低碳竞争中抢占先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对于传统的陶瓷产业而言,又该如何把握机遇,抢占这一先机?
禅城区发展规划统计局局务委员冯翠红向记者表示:禅城区将通过政府推动,带动整个陶瓷行业尽早确立低碳标识的认证。这项认证国内目前还没有开展,如果能在禅城区率先推行,再推广到全国,那么对佛山陶瓷知名度的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而且,对于增强陶瓷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形象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相关部门已着手开展陶瓷行业低碳标识的基础性研究,技术和资金也已经开始陆续投入。目前,很多陶瓷企业都对此表示出兴趣,积极提供数据和素材,希望借此契机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地位和形象,像东鹏陶瓷、鹰牌陶瓷、金意陶陶瓷都已经主动申请低碳示范企业。
禅城区发展规划统计局产业发展科的朱伟斌科长和陈颖坚副科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低碳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口号和宣传,企业低碳发展是必然的趋势,陶瓷企业如果想长远持续地发展,必须走低碳发展路线。目前,禅城区已经制定低碳发展工作实施意见,下一阶段,将向区政府申请项目落实和经费预算。禅城还将率先申请建立低碳发展示范区,希望成为广东省首个县级低碳示范城市。一方面,有力推动禅城区加大改革力度、完善体制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示范推广效应,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有利于国家、省积累对不同地区和行业低碳发展指导的工作经验;另一方面,为禅城区低碳转型创造有利条件,改善城市环境、公共服务、生活方式,甚至教育、居民的消费生活习惯等,有利于日后作为县级低碳城市经验来推广。正如陈云贤书记在对“四化融合,智慧佛山”作进一步解读时所认为的,智慧城市是包括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能交通和智慧人居等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禅城率先探路低碳化转型,正是对以低碳立城的探索为发展方向。
低碳发展是禅城区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是禅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禅城区低碳发展战略基础研究报告》呈现的数据显示,禅城区目前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集中在第二产业,尤其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例如陶瓷行业)、电力生产、纺织业、塑料制品业等高耗能工业行业。《禅城区低碳发展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下一步重点工作是:探索建立低碳发展数据评估和管理体系;建立城市低碳产业园区;推动重点低碳产业项目快速发展;加快实施重点行业低碳标准战略,近期重点在陶瓷、不锈钢、纺织等优势行业开展低碳制造标准制定,并推动与国际标准进行互认,提升行业品牌内涵,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快建立完善节能服务等低碳商业体系等。
近两年来,禅城开展的陶瓷产业工业燃料更新换代传统生产企业能耗的下降直接带来碳排放的下降。陶瓷企业纷纷开展的清洁生产认证,窑炉余热利用、循环经济等都成为典型的低碳技术革新。在政企合力推动下,禅城创建了广东省首个清洁发展机制科技试点区,建立了广东省首个清洁发展机制技术中心,开展了一批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最早启动国内首个城市综合性低碳发展研究。
而禅城为低碳发展探索出路的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如果在陶瓷产业转移和建设低碳示范区的基础上,禅城及时总结操作模式和成功经验,作为国内其他城市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进行产业转移、低碳发展的借鉴,将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