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塑料被明确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材料的一个品种,对于其未来前景,业内专家认为,工程塑料市场需求将持续稳定增长,但是很多需要从国外进口,在政策的支持下,中国企业有望进一步替代进口、提升自给率,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特种工程塑料增长更快
工程塑料是指可以作为结构材料承受机械应力,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和较苛刻的化学及物理环境中使用的塑料材料。这类材料机械强度高、刚性大、尺寸稳定性好、耐热性好、电绝缘性优异,在航空航天、电子电气、汽车、石化、国防军工等领域被广泛运用。
具体而言,工程塑料分为通用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两类,前者包括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聚甲醛(POM)、聚酯(PBT)、聚苯醚(PPE)等,后者包括聚苯硫醚(PPS)、液晶聚合物(LCP)、聚砜(PSF)、聚酰亚胺(PI)、聚芳醚酮(PEEK)、聚芳酯(PAR)等。
中国化信产业规划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通用工程塑料的消费量2004-2009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0%,2009年需求量为248万吨,主要用于电子电器、建筑和汽车领域。据预测,“十二五”期间通用工程塑料需求量仍将保持快速发展,2009-201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8%。特种工程塑料方面,2009年消费量约为2.25万吨,2009年-2015年需求量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为17.3%,增速高于通用工程塑料,并且保持供不应求的状态。
自给率不断提升
与市场需求增速相比,我国工程塑料产能增长更为迅速,但是仍然无法完全满足国内需求,需要从国外进口。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事业部副总经理方巍表示,有些品种国内技术水平不够、无法生产,必须从国外进口。
数据显示,2004-2009年通用工程塑料产能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9.8%,其中PC、PBT产能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6.5%、23.9%。2004-2009年,通用塑料自给率从11%增长至31%。2009-2015年,通用工程塑料产能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7.6%,PC和PBT仍是主要增长点,2015年自给率将提升至41%。
特种工程塑料产能、产量都很小,市场空间也很小,上世纪被列为战略物资,国外对我国禁运。方巍认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同时考虑在合适时机引进国外技术,特种工程塑料将迎来比较好的发展机遇。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