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轻工业>  正文

“十一五”五金行业由制造大国向强国转型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12月14日

  10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由新华社授权播发,在全社会各行各业引发热议。值此“十一五”即将完成、“十二五”蓄势待发之际,我们不妨对五金行业“十一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进行梳理和总结,为即将到来的“十二五”做好充分准备。

  可以说,“十一五”期间的中国五金制品行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行业也经历着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高的转型,经历着由五金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对此,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石僧兰指出:“五金行业在过去五年所取得的成就,应得到充分肯定。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发现问题。争取在未来实现行业由生产方式粗放型到生产集约型、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由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由低成本低价值向高附加值、由OEM贴牌生产到自主品牌的转型。”

  行业规模逐年扩大 出口规模稳中有升

  五金制品行业是我国轻工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市场竞争充分且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朝阳行业。行业内99%以上的企业为民营中小型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山东、河北等省市区。

  目前我国很多五金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打火机、拉链、保温杯、扳手、钳子、拉锁、刀剪等在全球市场都占有非常大的份额,对世界五金产业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全世界2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中国五金产品的存在,我国五金制品生产大国的地位已经确立。

  根据行业调查数据显示,五金制品行业总产值已达8000亿元,2005年—2008年保持15%以上的增速,其中2008年全行业出口达503亿美元,约占行业总产值的40%-50%,除了2007年增长7%外,以前一直保持在20%-30%的高速增长。

  但自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以出口为主的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一夜之间,出口订单“消失”,签好的出口合同有的甚至已交定金,也被以种种借口退货。工具五金、建筑五金、锁具、刀剪、拉链等行业受此危机影响最为明显。有人说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敌人,真正的对手就是自己。因为我们很多出口企业是以OEM为主,没有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我们的软肋充分地暴露出来。

  2009年是行业发展较为困难和竞争激烈的一年,出口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0.4%,而且分十大类统计的出口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情况。2009年度的进口总额为138.17亿美元,也出现7.5%的降幅。但是,其中出现增长是:水龙头、园艺工业、保险柜、打火机、炊具、厨房设备。这充分说明了国内市场对以上产品的需求增长。但需要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三季度以后,出口形势逐渐好转,不少企业借此机会一洗上半年出口不利的颓势,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损失,增强了信心。

  根据2010年的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五金产品今年上半年出口总额为263.96亿美元,同比增长33.2%,进口为79.84亿美元,同比增长25.1%。

  由国家统计局提供的部分五金产品今年上半年产量分析显示:锁具产量8.5亿把,同比增长17.5%;家用燃气灶具产量1258.8万台,同比增长5.8%;家用燃气热水器产量688.6万台,同比增长63.6%。家用吸油烟机产量830.5万台,同比增长34.7%;日用不锈钢制品产量110.5万吨,同比增长51.4%。

  数据再次表明,在经历了2008年下滑后,目前外贸呈现恢复性增长,而内销也呈现出十分活跃的发展趋势。

  内需市场增长明显 行业地位进一步提升

  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虽然使企业受到了很大影响,但也让企业认识到,单纯依靠出口,会使企业处于非常不安全的状态中,不少企业开始“回归”国内市场。而住宅产业化催生的家用整体厨卫的概念也形成了新兴的市场。以内销为主的此类五金产品在国家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推动下,为进一步拉动内需的刚性市场保持了稳步增长。

  2009年的内销总体保持增长,但是增速也出现下降。锁具上升7.2%、燃气热水器上升7.6%、吸油烟机增长3.2%却低于2008年的增幅。而且,燃气灶具出现负增长4.4%,日用不锈钢制品基本持平。但是对于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而言,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从调查上看,有三个明显增长:以自主品牌出口和自己掌握销售渠道的企业增长都在30%以上;及时调整市场结构,转为内销的企业,尽管刚刚开始,由于产品质量稳定,有自己的核心技术,2009年的增长速度也达到30%以上;以内销为主的行业为满足国内刚性生活需求的产品如:吸油烟机、燃气用具、整体厨房等,特别是中国名牌产品的增长速度也都在30%左右。这些成为引领五金整体发展的重要力量。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五金产品品种不断丰富,门类逐渐增长,目前已有1万多个品种,产品门类也已经从过去传统的日用五金、建筑五金、工具五金3大门类增长到了包括淋浴房、燃气用具、吸油烟机、炊具、拉链、锁具、厨房设备与不锈钢制品等十大类产品。企业的数量也大幅提高,达到了4万多家,年销售过十亿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具有现代管理体系、现代化厂房、先进技术设备和环保设施健全的五金企业越来越多。骨干五金企业彻底摆脱了过去人们心目中的“小、杂、脏、乱”的落后形象。既传统又现代、既是劳动密集型又有相对技术含量的现代五金制品生产企业形象已逐步建立。

  通过调整主动创新 品牌战略成果丰硕

  在过去的五年中,五金企业大多数完成了最初的资本积累阶段,开始通过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实施品牌战略等手段向高层次进军。

  创新成为共识,技术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行业的技术与装备水平有很大提高,采用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五金产业效果明显,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正在成为全行业的共识。在不锈钢制品、厨房设备和吸油烟机领域企业通过把自身对中国厨房文化的理解融入产品的设计研发中,创造出适合中国厨房需求的新产品。燃气具领域的骨干企业,凭着雄厚的技术实力,研制成功冷凝式燃气热水器、集成式家用燃气中央热水系统等新产品,燃气具行业骨干企业仅一年就获得专利630多项。

  产品结构调整速度加快,优质产品比重上升。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对炊具、吸油烟机、燃气用具等产品的定期抽检,产品质量合格率比以前都有提高,有些产品的质量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企业所有制结构调整基本完成,做为改革开放后最早进入市场的五金制品行业,民营经济占有主导地位,99%的企业为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已基本退出了这个行业。通过调整提高了整个行业的活力。企业规模、行业规模不断扩大,规模效益正在显现。

  实施品牌战略,得到全行业的响应。至到2007年,全行业拥有10大类产品48个品牌进入了中国名牌榜单,包括燃气热水器8个、水龙头7个、油烟机6个、剃须刀1个、淋浴房2个、打火机3个、炊具9个、家用燃气灶12个。到2007年有13个行业评出了行业名牌115个,涉及工具、锁具、水龙头、保温杯、刀剪等等

  。近年来,又在行业内开展了水龙头、花洒配件、阀门、淋浴房等产品的中国十大知名品牌复评工作,带动了全行业争做品牌企业的风气,推动了行业品牌意识的提高,带动了全行业的技术创新、质量管理、企业宣传等的提升。

  此外,五金产业区域经济发展迅速。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与产业集群所在当地政府紧密配合,积极培育和打造具有专业细分、有着紧密产业链条的产业集群,在全国培育并命名了38个国家级中国五金生产和出口基地(名单附后)。其中“十一五”时期新增18个产业基地。

  特色区域的形成,对引领行业发展,带动整个行业的优化和进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产业基地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其特色经济占有地方经济的半壁江山,有的甚至达70%,真正成为一方经济的支柱产业。按照小产品—大市场—大产业的定位,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坚持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这些产业基地逐步成为行业技术研发中心、产品设计中心、人才培育中心、产品检验中心和信息中心。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提升行业国际影响力

  2006年,举世瞩目的行业盛会—第49届世界五金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标志着我国五金制品行业在全球五金业界的地位又一次得到高度认可。通过国际五金联合会(IHA)这个平台,使我国五金行业加快了与美国、德国、西班牙、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五金行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2009年,时值国际五金联合会(IHA)成立100周年,为了庆祝这一盛世华诞,来自全球近20个国家的近300余名联合会成员组织代表奔赴英国伦敦,张东立理事长率五金代表团参加会议。英国皇室成员安妮长公主出席大会并致辞,在她的发言中,特别提到中国。她说:“上一届由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主办的大会在上海举行,上海是个引人入胜的地方。想要超过这样成功的盛会有些难度,就像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也很难模仿北京一样。”2010年3月,协会还分别与欧洲工具委员会、科隆美国五金制品地方协会等组织进行交流与合作。

  在举办五金展览会方面,2006年中国国际五金展正式与世界第一大国际五金展商—德国科隆展览公司合作,优势互补,2010年展会面积已达到11万平方米。每年以1万多平方米的速度逐步递增,目前已跃升为全球五金业第二大展。伴随着展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五金产业与世界的结合更加紧密,与国际五金业的高端交流愈加频繁。中国国际五金展会作为中国与国际市场的桥梁,已经显示出它越来越重要的价值。

  此外,各地方五金市场的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全国重点的五金专业市场的品牌效应越来越大。如:四川大足五金专业市场、山东临沂五金专业市场、中国厨卫城等,在市场内涵、规模等方面发展很快,都成为本区域的主要集散中心。对推动全国五金市场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加快改进步伐 实现行业全面提升

  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行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尽快解决这些问题,行业才能全面提升,我国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五金强国。

  目前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发展方式粗放,工艺落后,产品产能严重过剩,低档产品多,中高档产品少,产品质量不稳定且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缺乏高标准、高效率,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缺乏世界知名品牌,总之,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市场主导能力。

  虽然在五金产业工业总产值中有40%—50%出口到国际市场,其中北美地区32%、欧洲26%。但这些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分工体系中处于中低端产品,产品竞争力不强,不仅极易引起贸易磨擦,而且一旦国际市场有所变化将给行业发展带来比较大的风险。

  此外,结构调整仍是主要矛盾,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造成规模效益低下。五金行业还是以中小企业为主,行业集中度偏低,龙头企业所在的市场份额并没有绝对优势。这种小、多、弱的企业结构也必然导致能耗高、物耗高、质量低、资源利用率低、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不高、轻差异化的产品、竞争力弱、经济效益差的局面。

  在国内市场,国外一些大品牌的产品仍占据着我国的高端市场。国外市场虽然以贴牌出口为主,而且仍面临诸多反倾销等贸易壁垒的冲击,近年来主要是针对不锈钢制品、丝网等产品。

  更值得关注的是,出口导向型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而且面临市场疲软;转入国内市场又面临渠道建设等问题。五金行业中出口产品比重仍占到40%—50%左右,产品同质化和廉价化倾向明显,大量产品仍处于中低端产品,而且存在接单、生产和交货这种单纯的出口模式,不了解终端市场需求,导致被动生产和效益低下,金融危机又带来了新的出口市场疲软问题。在开拓国内市场方面又遇到渠道投入和建设问题。